李亚芳曾是一名普通的列车员,同时也是一位退伍军人,同时也是一位用十年时间记录生活观察的作者。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他将自己的生活观察和心理学思考整理成《考场》一书,探讨现代人面临的人生课题。在行驶的列车上,在短暂的休息间隙,他用笔记录下对婚姻、教育、职场与人生规划的思考。
生死之间的人生转折
2006年的那场车祸,成为李亚芳人生的分水岭。当时26岁的他在重症监护室与死神擦肩而过,医生曾一度下达病危通知。“醒来后,我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李亚芳回忆道。这段经历促使他转向心理学研究,在心理学教授姜瑞毅的指导下,他系统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并考取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在列车上的思考与创作,写就了《考场》
作为列车员,李亚芳有着特殊的创作环境。在列车轰鸣声中,在短暂的休息间隙,他完成了《考场》的写作。
《考场》一书围绕婚姻、教育、职场和人生规划四个主题展开。李亚芳表示,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源于他对现代人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观察与分析。“许多人面临婚姻矛盾、亲子冲突或职场压力,却缺乏清晰的解决思路。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提供一些可参考的视角。”
在书中,他将人生比作一场考试,认为婚姻、教育、职场和规划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考题”。他强调,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通过学习和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
探讨人生四道“考题”
关于婚姻关系的思考,李亚芳指出,许多婚姻问题源于角色转换带来的不适。“婚前婚后,男女双方的角色定位往往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转变需要双方共同适应。”他表示,婚姻关系的维系需要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而非单方面的期待。
在教育问题上,李亚芳提到,许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人格的培养。“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归属感、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样关键。”他建议家长通过有效的陪伴和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教育不是控制,而是与孩子共同成长。”
在职场和人生规划方面,李亚芳认为,心态对应对压力至关重要。“专业技能是基础,但良好的心态能帮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他也指出,许多人感到迷茫是因为缺乏明确的方向。规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只有清楚自己当下该做什么,未来需要什么,才能减少盲目性。
一本书的两种回响
《考场》出版后,引发不同反响。部分读者认可其实用性,例如一名家长反馈,通过书中亲子教育章节调整了沟通方式,家庭关系有所改善。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作者缺乏专业写作背景”“书中观点缺少学术理论支撑”。对此,李亚芳回应称,内容源于其十年列车员工作经历及心理咨询案例的观察总结。面对争议,他表示曾一度承受来自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而广州铁路局集团公司长沙客运段怀化南线车队领导在书籍创作期间为其提供创作支持,并在书中致谢部分记录了相关帮助者的姓名。
人生的答卷没有固定答案
目前,李亚芳计划专注于《考场》的推广工作,并继续从事心理咨询。他表示:“如果这本书能对一些人有所帮助,那么这些年的努力就是有意义的。”
李亚芳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持与思考的故事。他用十年时间,在铁轨的轰鸣声中完成了自己的“答卷”。正如他在书中所写:“人生的考场没有舞弊机会,唯有直面问题,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