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的设备库房深处,堆着一片废弃感应水龙头,它们覆满灰尘,金属表面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在角落里无声倾诉着被遗忘的寂寥。
看着这些被淘汰的设备,工程班长贾大发俯身拾起一只水龙头,默默摩挲着,指尖传来的冰凉触感,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瞬间击中了内心某处。这些被淘汰的水龙头,它们的价值难道真的止步于此?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亮的火柴,倏然在他心底迸发——修复它们!让它们“重获新生”!这不仅能为项目省下一笔可观的更新费用,更是对“物尽其用”的新的挑战。这个念头一旦燃起,便如同星火落入枯草原,再难熄灭。一种混合着挑战欲和责任感的激情,推动着他。
贾大发一头扎进库房。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螺丝刀与扳手碰撞的轻响。他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水龙头拆解,辨认、清洁、分类那些细小的零件,每一个步骤都极尽耐心。然而,修复之路远非坦途,贾大发反复检查线路、测试电压,想要弄清楚水龙头损坏的原因,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眉头锁成了川字,但那水龙头如同沉睡的顽石,毫无反应。
焦躁是无用的。贾大发深吸一口气,稳下心神,决定转换思路。从源头查查它的“大脑”——感应模块的电路板。这个想法如同拨云见日,让他立刻找到了方向。他借助放大镜,对着一块块指甲盖大小的电路板进行排查。果然,在一块集成块的下方,他发现了一条微细如发丝的裂痕,正是这肉眼几乎难以辨别的暗伤,让整个系统陷入了瘫痪。微弱的灯光下,他凝神静气,手中的电烙铁尖细而稳定,精准地将焊锡点在断裂的线路上,当最后一点修补完成,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怀着忐忑与期待,他拿着修复好的水龙头核心部件,快步走向展馆内的卫生间进行测试。他伸出手,在感应窗下轻轻一晃——“哗”,一股清冽的水流应声而出,平稳而灵敏,仿佛从未经历过那些被废弃的岁月。那一刻,成功的喜悦如同那水流一般,冲刷掉了所有的疲惫,带来了难以言喻的满足。
自这之后,常常在库房看到贾工维修水龙头的身影,每修完一个就去场馆进行测试,当最后一套设备带着修复后的光泽重新嵌入崭新的位置,那些曾被遗弃在角落的“废品”,如今在新的位置焕发出光彩,宛如新生。这次修复不仅完成了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库房内废弃物品的再利用,还节省了项目自行采购的成本。积少成多,仅一个季度下来,就为项目节约了近万元的成本。
贾大发和水龙头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创造源于永不满足的探索和对梦想的执着坚守。无论是一个废旧零件的重生,还是一个宏大项目的推进,金地人始终相信点滴努力能汇聚成改变的力量,用智慧与匠心将看似不可能变为可能,努力创造着超越预期的价值。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