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 叶本乾
人民政协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也是推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当前,我们既拥有了难得机遇、广阔空间,也面临着艰巨任务、挑战考验,更应该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政协智慧力量。
凝聚共识: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人民政协必须守正笃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政治属性,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正确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肩负起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人民政协必须久久为功加强理论武装,巩固拓展思想教育成果,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与政治培训,更好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转化为以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实践。
担当使命: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不断提高人民政协的政治能力和履职水平。
发挥人才荟萃优势,聚焦政治协商功能。人民政协拥有众多在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和专家能手,具有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要充分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的作用,把人才荟萃的优势转化为“人才报国”的胜势,把智力密集的优势转化为建言资政的“专业报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信息支撑。
要把握人民政协工作定位和特点,对协商议政工作进行全流程规范和优化,在“深、实、细、准、效”上持续用力。坚持调研于协商之前,贯彻中共中央大兴调查研究要求,制定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意见,探索建立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跨专门委员会的专题研究制度,针对协商议政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组织力量跟进研究,通过“调研—协商—再调研”把问题研深议透。同时,要改进重要协商会议筹备组织工作,增强参会委员的专业性和代表性,创造条件帮助委员掌握情况、熟悉政策。
形成协同监督格局,增强民主监督实效。推动公共事务利益相关各方进行必要且有序的政治参与,在协商中监督,在监督中协商,有效落实人民权利,以此在事务决策的全过程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努力探索形成“以同心为方向、以人民为中心、以制度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的监督工作格局,推动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汇聚力量:着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
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历程。新时代新征程,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着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这是历史的回声,也是时代的召唤。
锚定“圆心”,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撕裂现象愈发严重,历史和现实已然证明西方政党制度的痼疾。自成立以来,人民政协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人民政协事业要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延伸“半径”,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的面越广,团结的人越多,形成的力量就越大,我们的事业就越能无往而不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主线,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努力做好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不断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才能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守正创新:积极健全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机制
自成立以来,人民政协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完善协商议政格局,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在人民政协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积极健全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机制,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续写新的篇章。
健全人民政协的工作制度机制,一是要坚持聚焦工作职能主线,完善协商民主体系,丰富协商方式,健全制度化协商平台,加强各种协商渠道协同配合。二是要立足人民至上立场,加强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多做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工作。三是要采用系统思维方法,在具体工作中从整体考量各方观点,完善协商工作规则,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真正通过协商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
自我建设:切实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
政协没有名誉委员,只有责任委员。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新时代人民政协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每一个委员个体身上,因此需要更加突出队伍建设的质量导向,注重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正确把握“量”和“质”的关系,提高协商履职精准度和实效性。在这个过程中,着力打造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队伍尤为重要。
作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政协委员由各方面郑重协商产生,是政协工作的主体,代表各界群众参与国是、履行职责。广大政协委员务必珍视政治身份,锤炼政治品格,提高政治能力,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立场不含糊、原则不动摇,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务必提高履职能力水平,一方面要“会协商”,掌握协商方法,厘清协商边界和程序,做到协商过程求真、研讨内容求深、议政成果求实,推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要“善议政”,聚焦中心大局,回应群众期待,就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要加强与党政工作有效衔接,讲求务实性、体现时效性、富有前瞻性;要广泛深入界别群众,找准要害、发挥专长、凸显民意,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办法的意见建议。务必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视野拓展和履职能力提升相结合,积极参与委员培训计划,积极开展“政协委员+机关公务员”读书学习等活动,主动“充电蓄能”,涵养为国履职之心、为民尽责之能,实现从“被动跟”到“主动干”,从“要我履职”到“我要履好职”的深刻转变。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出发。新征程上,人民政协要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重点课题(SC22ZX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