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快讯 > 新闻 > 正文

东方朔家训:处世智慧的千年传承

东方朔家训:处世智慧的千年传承
2025-04-03 17:30:19 来源:实况网

家训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对子孙后辈的训诫劝勉之词。古代家训大都涵盖耕读传家、勤俭兴家、德善齐家、清廉护家、和睦旺家、知礼传家等内容,将传统主流价值观特别是儒家文化道德精髓融入为人、为官、治家、处世之道,努力塑造与中华优秀道德相匹配的家庭伦理和风范。陵城区先贤东方朔晚年写给儿子的《诫子》诗,教诲其子处世之道要有“中庸”的智慧,要懂得顺势而为。

东方朔留的《诫子》诗,全篇仅88个字,文简意深,字里行间蕴藏着充满人生智慧的处世哲学,被后世誉为《智圣家训》:“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遗馀不匮,自尽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这首诗可以说是东方朔感悟人生的“结”,通过读它,我们明白了其思想脉络,对东方朔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何谓“中”?“中”的观念最初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本义为射击“中的”之意,后来衍生出了“中央之中”的意义。“中庸”一词由孔子率先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战国时期的孔伋(孔子的嫡孙)则对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将“中庸”的概念提到世界观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还认为“中”与“和”是宇宙间最根本、最普遍的法则,遵循它能让事物和谐发展,就可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即“天人合一”。后世儒家普遍认为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叫“中”,不改变叫“庸”。行中,是天下的正道;用中庸,是天下的真理。“中庸之道”是一种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一直备受历代圣贤所推崇。

东方朔亦不例外,他认为明智之人,处世惟求“中庸”。外在表现的“优哉游哉”,但内心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以人为例,伯夷、叔齐这两位清高的君子太过于固执刻板、僵化教条,所以“为拙”。而柳下惠则守原则、懂法度、知变通,更不以其职位低而心卑,所以可以“为工”,成为世人的榜样。东方朔是主张积极入世的,所以他说要“以仕代农”,如此能无饥寒之忧,生活安逸,达到“饱食安步”。但是他认为如果时运不济,自己才华不被认可或重视,那么做官就权当是一种避世于朝堂、玩忽于世间的隐逸,这样也能“优哉游哉”。

他所说的这种“隐”,是一种不同于泉林隐逸的新型方式,被后世学者定义为“朝隐”。王继训教授认为:“他(东方朔)将仕与隐,出世与入世二者集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出与入的矛盾,使士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统一起来,为士人实现理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种方式也为士人在仕与隐之外找到了第 三条解脱的途径。”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东方朔对“诡时不逢”的一种搪塞。其实怀才不遇是其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汉武帝始终将其视为俳优看待,对他的卓越才华视而不见,从未加以重用。因而,在“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汉武王朝,东方朔未能立下青史留名的政治功绩。然而,真实的东方朔并非一个“弄臣”。他是一个有思想见地的治国奇才,一个有济世为民之心的儒者。

接着东方朔列举了人生的几种状态即“才尽”“好名”“有群”“孤贵”“遗馀”下,该如何与人相处,又该怎样趋利避害。这些都是其从自身经历换来的经验教训,妥妥的人生真谛!其实东方朔无非是想说建立一个良好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个人需要保持中庸的人生态度,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包容生活。人们向来不喜欢偏激的、外露的、夸张的行为方式,中庸就是我们所崇尚的含蓄、和、持中、稳健、理、包容、调和的处事风格。

东方朔结说:“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永远不能让人看清了你,外在的部分可以让人知道,但内心深处的部分必须隐藏起来,要达到一种与周围事物变化相适应的状态,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抓住时机,以达到相宜不逆的境界,不可不知变通。

东方朔的中庸的处事态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首先,做人人格要正,坚守诚实厚道。东方朔“隐于朝”,却保持着独立的人格。人格在人生中的布局,就是做人的“格局”。人们所敬仰的那些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形象,就是一种堂堂正正的做人大格局。古往今来,大凡能够成就人生大格局的英雄豪杰,无不具备做人的信仰高度、思想境界和素养品位。东方朔的雄节迈伦,李白的气宇轩昂,颜真卿的忠肝义胆,苏轼的壮志豪迈等。他们的光辉形象和伟岸人格,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后人。忠诚厚道、言而有信,也是修身处事的基本准则。人无信不立,没有诚信,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处于人生的岔路口和紧要处,诚实厚道显得尤其重要;其次,把握好“度”,做到“进退有方”。东方朔说:“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他所崇尚中庸之道,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度,过犹不及。日常生活中的“度”,几乎处处可见:说话讲究分寸和尺度,喝酒吃饭讲究度,拼搏奋斗也讲究一个度,追求事业并没有错,不能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过于追求完美是一种伤害,也是一种失“度”的行为。在处理事情时要擦亮眼睛,不能过于功利和复杂化,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不要自我膨胀;再次,处事要坚持“中和忠恕”,力戒浮躁。东方朔有底线、有原则、有节操,且懂得适可而止,不走极端的方式。其实,要达到中庸还应宽容包纳,和而不同。中庸与“和为贵”思想相结合,便是“中和”,它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普遍的意义。实行“中和”的关键是使人的行为符合“忠恕”,做到互爱互信,互尊互谅,人得其所,事得其宜。“优哉游哉,于道相从”,力戒浮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留转,淡泊处世,静心思考,磨炼意志,砥砺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当然,还要大力倡导实干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工作靠实,事业靠干。

《诫子》诗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优美的文辞和丰富的蕴含,还有东方朔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千年不灭的人格力量。东方朔在其作品《七谏·初放》中有:“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之语,《诫子》诗对后世之价值完全可堪称为“悠悠苍天,莫我振理之千古箴铭”。(作者:孔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中金态非药物慢病调养 | 肽+药食同源成为新兴解决方案

2025-04-03 17:33:07中金态非药物慢病调养 | 肽+药食同源成为新兴解决方案

东方朔家训:处世智慧的千年传承

2025-04-03 17:30:19东方朔家训:处世智慧的千年传承

如何选择靠谱的包头装修公司?这5家口碑企业值得参考

2025-04-03 17:14:07如何选择靠谱的包头装修公司?这5家口碑企业值得参考

乐道L60 vs Model Y:智能电动SUV的终极对决,谁更胜一筹?

2025-04-03 16:54:35乐道L60 vs Model Y:智能电动SUV的终极对决,谁更胜一筹?

上海医博肛泰医院怎么样?凭借优质的医疗服务,赢得了众多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2025-04-03 14:51:26上海医博肛泰医院怎么样?凭借优质的医疗服务,赢得了众多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上海医博肛泰医院怎么样?专业诊疗+科学饮食指导,助力肛肠健康

2025-04-03 14:11:43上海医博肛泰医院怎么样?专业诊疗+科学饮食指导,助力肛肠健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