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以“患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在医药行业逐渐得到认同,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开始在互联网端频繁发力,投入的预算越来越多,竞相争夺互联网流量新入口。
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很多药企对于医药互联网营销仍存在一定的误区,投放策略不当,致使转化效率低下。在此,笔者以15年的医药互联网经验,给正在着手新媒体投放的医药企业几点建议,希望大家可从中受益。
1. 要从企业、产品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抢抓精准受众。
去年,有很多药企咨询新媒体投放,沟通多轮后发现他们想法很多,预算却有限,有时想投这个,有时想投那个,始终摇摆不定。比如当下小红书种草比较火热,有些老板在未能充分考虑产品特性、平台画像、产品受众的情况下,就盲目投放,最终导致效果不尽人意!还有一家药企是做慢病管理的仿制药(RX),产品主要针对脑梗、高血压等老年人群,想批量的做小红书达人KOL、KOC笔记种草。寻问原因,说是因为小红书火热,看别家都在做!我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单纯的考虑做些品牌露出,这个当然是OK的,但不建议大面积投放,因为小红书的人群画像多80-90-00后年轻女性,并非此类药品的直接使用者,也非药品购买的决策者。脑梗、高血压这类人群手机上可能根本没有小红书APP,更不会看什么小红书笔记。我推荐投放了抖音,因为脑梗、高血压这类慢病患者人群,大都对自已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都习惯找门诊医生开药走医保。但他们有个特点,每天都会长时间地刷抖音!别看现在他们眼神不好,戴上花镜,刷手机竟比年轻人更厉害,观看时间更长!所以这些人才是精准受众,抓住了受众,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还有一些药企认为当下抖音比较热门,流量高,想投放抖音,却忽略了自己的产品特点,非独家产品,仅凭市场占有率高一些,就做了一些抖音科普视频,因线上铺货不全、搜索优化基础差,没能实现很好的承接转化,以致于花了钱给他人做了嫁衣。所以,新媒体的投放,不要盲从,要从企业、产品自身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推广方式。
2. 选好赛道,选准产品,夯实网络营销基础。
既然选择医药电商赛道,那必然离不开引流推广。网络销售并不是什么产品都适合,选品方面,要尽可能选择高毛利(或客单价较高)、使用人群广泛且年轻化的、具有独家批号、有差异化卖点的产品,比如皮肤类、补中益气类、男科类产品都是较为热门的品类。医药电商,一定要为产品打好坚实的网络基础。
所谓基础,就是指产品信息在网络全域如新闻网站、医生科普、知识问答、百度百科、医学网站等多种平台的内容(含图文、视频等)铺设程度,可满足用户通过搜索引擎如百度、Deepseek、抖音搜索等方式检索、直接获取产品信息的多维综合方式,渠道越多,内容越丰富全面,口碑越好,越有利于产品的线上销售。例如非独家药品,就可以通过药品通用名称优化以达到截流营销的作用。多渠道产品信息铺设,也有利于像Deepseek、Chatgpt、豆包等AI搜索的喂养,有利于实现AI的抓取展现,结合AI的整理逻辑,最终给出用户建议,所以抓取的前提是:你得“有”,而且多!所以,网络基础薄弱,无任何背书,单一的渴望通过抖音提升产品销量,着实有些困难,而且花费巨高。
4.打好推广“组合拳”、摆正心态,循序渐进。
碎片化时代,媒体流量太过分散,要深入研究互联网用户寻医问药的路径,掌握较为科学的推广方法,才能精准把控不同端口的流量。目前患者线上问药买药的路径大致有三种:1.人找药,即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索),意为患者主动的通过搜索查找药品;2.药找人,即推荐引擎(如手机新闻客户端智能推荐、抖音短视频、小红书等),意为患者被动的接受平台的药品信息推荐,如手机PUSH等;3.人-人-药,即社交引擎(如微信朋友圈分享、视频号等),意为患者之间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药品信息,通过病毒式快速传播,影响到更大的潜在人群。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如能将这三种引擎方式有机组合,可发挥“组合拳”的效果,在不同的流量端口,捕获到更多的潜在用户。
对于搜索基础已经做的很好的产品,就可开始重点进行抖音、快手、视频号、小红书这些平台的内容投放。如果是OTC品种,还可以直接进行效果广告投放,如朋友圈广告、信息流广告等,定向地区或在全国范围内通投,将覆盖更大的用户群体,用素材吸引用户点击,到落地页浏览,再跳转至某东电商购买,形成销售闭环。全域推广时,电商的铺货非常重要,如果线上铺货不全,其效果可能会转至线下,或部分被同类竞品替代。
另外,初次试水的药企,在投放效果不达预期的情况下,还要摆正心态,坚定信念,查找原因,不断总结经验。对于老板而言,不能太争功近利,推广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要结合当前的状况,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回头看看现在做的优秀的药企,也都曾走过不少弯路,也都是在坚持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这都非一日之功,需理性看待。
3.积极跟进,紧密配合,高效执行,及时优化调整。
笔者在操盘实践中发现,有的药企在项目开始执行后,因为没时间、顾不上、不上心、总之各种忙而忽略了执行排期或将重要时间节点打乱,有的甚至不闻不问,导致项目一拖好几个月进行不下去……最终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归因是平台选择的不好……所以在执行中,双方紧密配合,精诚合作非常重要,高效执行、及时反馈调整,才能使效果最大化。
以上几点建议送给医药企业的伙伴们,希望对大家有用。以上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笔者来自豪速科技,从事医药互联网15年以上,专业医药互联网推广操盘手,擅长医药全域整合投放,对移动(PC)搜索算法、AI搜索抓取、抖音短视频流量算法,百度医疗权威科普排名规则有深入的研究和实操经验;如有兴趣,可多进行互动!关于医药新媒体推广,我们下期见!
声明:本文为豪速互联网营销智库期刊撰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