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铸法魂守初心 秉丹心笃行远———访陕西本隆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副主任 喻胜修

铸法魂守初心 秉丹心笃行远———访陕西本隆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副主任 喻胜修
2025-11-03 13:23:31 来源:看点时报

喻胜修,男,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陕西本隆律师事务所副主任。1994年取得律师资格并开始正式执业,担任陕西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西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CCTV“今日说法”栏目特邀嘉宾,同时担任多家企业常年法律顾问。

喻胜修律师擅长民、商事诉讼代理和刑事辩护,从事法律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法学理论储备和律师实务经验;曾成功为“宝马彩票”案公证员辩护,客观上促进了“公证法”的颁布实施。 曾担任过陕西工人报社、陕西奥城奥迪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西北电力器材总厂、陕西新视窗广告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具有丰富的律师实务经验。

爱因斯坦曾言,对于一切事物而言,唯有热爱才是最卓越的导师,其影响力远超责任感。一位智者亦指出:最理想的工作应当是既能维持生计,又能令人心生喜爱。陕西本隆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喻胜修,正是基于对法律的深厚热爱投身律师行业。他怀揣着对律师职业的真挚向往,始终不懈地深耕于此领域,先后成功办理了多起重大案件,充分彰显了一位新时代律师应有的担当与责任感。

法律初心 因向往而坚定

1982年,喻胜修考入了大学,当时对从事法律工作和成为律师并无明确概念。由于彼时国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法律体系及法律门类尚在构建之中。然而,在报考时,他注意到有法律这一专业,便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美国总统中有不少人出身律师,诸如杰斐逊、林肯、罗斯福、尼克松等杰出人物。此外,马克思、列宁等共产主义导师也曾学习法律。由此可见,学习法律并在未来从事律师职业前景广阔,这激发了他对法律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

1986年大学毕业后,喻胜修并未选择进入法院担任法官或检察官,而是投身于国有企业。然而,他在企业内一直专注于法律事务相关工作,涵盖职工普法教育、企业经济纠纷处理以及制定涉及法律的企业管理制度等领域。2001年,他毅然辞去了国有企业的“铁饭碗” ,转而成为一名专职律师。

回首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喻胜修初涉律师行业时,曾有一种悬浮于半空、无所依托的迷茫感。在过去,无论境况如何,每到月底总能如期领到工资,尽管数额有限,却足以确保基本温饱无虞。然而,在律师事务所,律师并无固定的保底薪酬,明日的早餐究竟何在,全然取决于律师个人的业务能力、自我营销策略以及对各类资源的驾驭水平。这实质上是对律师生存能力与综合素质的严峻考验,而对于律师人生阅历的丰富、价值观的形成与重塑,则具有极为深远的积极影响。

回顾自己走过的执业道路,能够以律师职业作为立身之本,主要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得益于国家从农业社会转型进入工业文明和信息时代,得益于国家不断完善的法治建设和发展。当然,这也与自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喻胜修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思想深处总怀有一种匡扶正义、救苦救难的侠义情结。而律师的历史使命———“对抗公权力的滥用”,恰好契合了他的个性。他为自己的律师职业感到自豪,主要是因为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当事人寻找和追求公平正义,这正是他投身这份职业的原动力。

此外,律师被誉为朝阳职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律事业迅猛发展,新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并付诸实施,法律知识持续更新,法学理论亦日臻丰富。喻胜修常对年轻律师强调:踏入律师行业,必须自觉且持之以恒地学习,方能紧跟时代步伐,否则难免被时代淘汰。与此同时,喻胜修酷爱阅读,乐于接纳新思想、新观念,律师职业恰好契合他的追求。怀揣热爱,勇赴江海。既然方向正确,便无畏路途遥远,喻胜修决心在律师行业中坚定不移地前行。

深耕案牍 笃学砺行

万事开头难。喻胜修初入律师行业时,对如何提升业务水平、如何理清复杂的法律关系感到十分迷茫。毕业实习期间,他请教一位资深法官如何办理案件,法官的一句话深深影响了喻胜修:“要办案,翻前卷。”在法院担任法官时,这句话确实适用,但作为律师,并没有那么多“前卷”可供查阅。于是,喻胜修独辟蹊径,每天阅读《人民法院报》。该报每周都会刊登理论文章和案例,涵盖法院审理中法官的不同观点。《人民法院报》无疑为喻胜修的律师职业道路提供了指引。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的案例汇编、法释、法复等资料,也极大地开拓和丰富了喻胜修的办案思路,使其业务水平和能力迅速提升。

喻胜修在执业初期主要处理刑事案件,随后转向民商事案件,业务范围涵盖建设工程、企业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医疗纠纷等领域。他认为办理刑事案件的难点在于是否认真阅卷,是否细致甄别案件细节,包括时间线、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等方面。 由于刑法直接涉及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律师的职责在于进行无罪、罪轻、减轻、从轻、免除处罚等辩护,这最能体现律师的业务水平。 确保罚当其罪,使被告人认罪伏法,正是贯彻我国刑事政策的体现;而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则是律师在刑事案件中正确诠释的历史使命,也是对抗公权力滥用的具体表现。

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喻胜修接手了西安市某知名医院的一起医疗纠纷案件。在代理这起案件的过程中,他充分展现了一贯的求真务实、补齐知识短板、由外行变内行的工作作风。

通过案前大量阅读相关医疗书籍、学术前沿论文,并深入探究诊疗规范及手术流程,他对案件中医方在手术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有了明确的判断。 庭审中,他的代理意见不仅令主审法官耳目一新,也基本说服了原告方。 庭后,主审法官甚至询问他是否在成为律师前学习过医学。 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时,无需畏惧医学知识盲区。医学作为一门学科,只要用心学习并具备一定的素养,基本常识是易于掌握的。再结合法律中关于过错责任的理论,办理医疗纠纷案件并非难以企及。

近年来,大量医疗纠纷案件的涌现,为喻胜修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其深厚知识储备的平台,这也契合了他喜爱挑战新业务领域的性格特点。因此,近期他承办了大量医疗纠纷案件,几乎涵盖了西安市域内所有一流医院,且至今未有一例败诉。 更令人欣喜的是,每办理完一起医疗纠纷案件,喻胜修都会将其编写成案例,并在相关媒体上发表,这不仅引起了周围地市,甚至邻省受众的关注,更有许多当事人慕名前来律所,指名要求喻胜修代理案件。

喻胜修为人处世的最大特点在于他的真诚、实在,拥有自知之明,自律性强,勤于思考、勤于行动,克己且坚持。 他常向后辈同行强调,作为律师,切不可忘记自身的历史使命,不应沦为经济动物,而应为事业而生,不应只着眼于代理费。 生存固然需要金钱,但真正的功夫在于金钱之外。 要深耕业务,广泛阅读,不应仅限于法律类书籍,以免限制思维空间和视野。同时,律师首先要跨越生存关,其次是明确发展方向。 这两个问题是每位律师都会面临的,且必须解决。从事律师职业不易,这一职业有其独特性:律师的价值在于其思想,向社会提供的是思维价值。因此,每位律师既是独立的生产单位,也是独立的研究单位,更是营销单位和核算单位。简言之,律师一人即是一个集生产、研发、销售、核算于一体的综合体。真正投身律师工作并志在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准确自我定位:律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其能走多远。

社会在不断发展,法治建设亦日新月异,新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不断颁布实施。 稍有懈怠便可能被淘汰,因此,踏入律师行业就必须持续学习,不能仅依赖旧有理论基础。 对于即将投身律师职业的人来说,若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做好长期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活到老、学到老”。 他期望新入行的年轻律师能真心热爱这一职业,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摆脱精神困扰。

护法守正 精进不休

莎士比亚曾言,一千个读者眼中或许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关于律师的历史使命这一议题,喻胜修也曾向众多律师求教,得到的回答虽五花八门,但核心都指向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然而,喻胜修认为这并非律师的历史使命,而是其职业具体职能的体现。追溯律师职业的演变历史,其起源于英国和欧洲。这一职业的出现,源于王权与教权对世俗社会统治权的争夺。最终,双方均认可需要一个独立于公权力、通晓王法与教法的自由人,依据现行“法”来抵御公权力的滥用。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现代意义的律师制度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律师的历史使命可以归结为一点:对抗公权力的滥用。喻胜修表示,如果不能怀揣“对抗公权力的滥用”的历史使命去做律师,就谈不上真正的为民争权维权,顶多是一位以律师职业谋生的法律工人,也就谈不上工匠精神。 做律师,他写给自己的格言是:用专业的知识与经验,帮助当事人摆脱精神烦恼,此乃布施的最高境界。 站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交汇的历史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一定会以不同的方式大量涌现,而自己能够置身于这个大潮中并能够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用成功的案例以文字撰写记录下来实属人生之大幸。

喻胜修指出,当前律师行业正迅猛发展,律师队伍持续壮大。然而,律师的业务素养和水平参差不齐,不正当竞争和价值观差异显著。部分律师甚至无视执业纪律和道德规范,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向权力和资本卑躬屈膝,将神圣的职业沦为敛财工具,自身也蜕变为经济动物。 他认为,作为职业法律人,在面对司法不公、冤假错案、公权力滥用等现实问题时,仍能坚守历史使命、砥砺前行的律师,才是真正的律师,才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

律师职业既能成就一个人,使其在国家的法治进程中施展智慧、著书立说、名垂青史;也能让一个人沦为法治的破坏者,身陷囹圄、声名狼籍。关键在于其能否在欲望、经济利益、职业神圣感与道德纪律等方面坚守底线。

师者仁心 勤学致远

在法治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律师的职责定位与人生价值,每个律师都有各自的理解。然而,喻胜修指出,公检法机关的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官”,具体而言,公安人员被称为警官,检察院的人员被称为检察官,法院的人员被称为法官。 他们都是公权体制内的法律从业者。相比之下,律师被称为“师”而非“官”,原因在于律师是现代法律制度框架下,独立于公权体制之外的法律从业者。他们是老百姓中受过专业法律训练,致力于维护法律相对公平的重要社会力量。

试想一下,若没有这样一位独立于外的法律职业人,为社会的相对公平而奋力抗争,那么,摆脱了束缚的公权力终将如同冲破堤坝的洪水般肆虐泛滥,吞噬所有人的权益。届时,所谓的人权、平等、文明、进步,都将沦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在接待当事人时,喻胜修的态度始终如一,即先详细介绍案情、陈述事实并提出诉求,评估能否帮助和解答当事人的法律困惑,随后再探讨是否能够形成代理关系以及律师报酬(律师费)问题。尽管律师职业是他的谋生手段,获取应有的劳动报酬是天经地义,但他绝不将自己的法律知识和经验“商品化”。律师应当为追求公平与正义而生,而不应单纯为金钱而活。 律师必须心怀实现社会正义的理想,拥有明确的执业信念。 若认为律师职业赚钱缓慢,无法致富,大可选择从商或开办工厂。因此,成为一名律师,必须具备情怀、理想、悲天悯人之心,以及匡扶正义的侠义肝胆。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案件审理往往会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时这种关注甚至会对案件本身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喻胜修指出,法律不仅具备道德规范的作用,还承载着道德指引的功能。 案件之所以能引发社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社会对正义和公平的迫切需求。当前,社会文明已步入信息时代,公开、公正、透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案件通过媒体公开,实质上是希望通过全社会的监督来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 至于所谓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会对案件本身产生反作用的观点,他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法院的徽章象征着天平,审判的依据是法律。如果仅因媒体报道和社会关注就对案件审理产生影响,那问题在于法官和法院本身,而非法律。 毕竟,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高尔基曾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工作之余,喻胜修热衷于读书、锻炼和写作。阅读不仅能强化思维,还能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锻炼则有助于增强体魄,确保他以健康的身体应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至于写作,他通过将亲身办理的案件以法治纪实小说的形式呈现,既能让更多人分享其工作成果,又可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广大读者受益,达到法治教育的效果,这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不谋而合。

风霜雪雨,斗转星移。岁月的风霜悄然染白了他的双鬓。退休年份已过两年的他,总体目标依然明确:办好每一个案子,读好每一本书,写好每一篇文章。

人物点评

做律师必须怀揣情怀、秉持理想、拥有悲天悯人之心,以及匡扶正义的侠义肝胆。 历经数十年的摸爬滚打,喻胜修切实做到了问心无愧。 他始终能够在欲望、经济利益、职业神圣感、道德纪律等多重考验面前坚守底线,勤勉敬业、高度负责,以实际行动书写出大写的人生篇章。 法治中国的建设,亟须更多像喻胜修这样的律师。律所秉承“专注之心为专业之事,以诚信之德谢客户之托”的执业理念。 涵盖民商事诉讼、婚姻家事法律服务、公司法律事务、刑事辩护、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多个专业领域。律所一直以来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大中型公司提供法律服务,同时,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提供法律咨询、挽回损失等超亿元。 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有极佳的业界口碑

陕西本隆律师事务所简介

律所成立于 2021 年,“本隆”意为“君子务本,望尊德隆”。律所是由主任姬延峰、副主任喻胜修、副主任黄军府、监事董卫华、党支部书记赵严等带领的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律师团队。现有工作人员35名,其中律师及辅助人员23人,中共党员11人,民革党员2人,设有党支部。共有15个专业委员会。

律所秉承“专注之心为专业之事,以诚信之德谢客户之托”的执业理念。涵盖民商事诉讼、婚姻家事法律服务、公司法律事务、刑事辩护、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多个专业领域。 律所一直以来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大中型公司提供法律服务,同时,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提供法律咨询、挽回损失等超亿元。 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有极佳的业界口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百年药企养庵堂 NMN 技术跻身全球顶尖赛事,东方抗衰力量引领健康新潮流

2025-11-03 11:45:07百年药企养庵堂 NMN 技术跻身全球顶尖赛事,东方抗衰力量引领健康新潮流

数据资源公证登记赋能企业营销价值链的江西方案研究

2025-11-03 11:19:16数据资源公证登记赋能企业营销价值链的江西方案研究

首届精神卫生中西医协同发展大会召开,精神疾病“中西协同 + 身心同治”成行业焦点

2025-11-03 11:10:40首届精神卫生中西医协同发展大会召开,精神疾病“中西协同 + 身心同治”成行业焦点

C.L.U.E. Auto®增强功能:赋能精准风险评估、市场细分与风险定价

2025-11-03 11:08:03C.L.U.E. Auto®增强功能:赋能精准风险评估、市场细分与风险定价

首届精神卫生中西医协同发展大会在京召开,中国中医科学院杨秋莉教授学术演讲成亮点

2025-11-03 11:07:46首届精神卫生中西医协同发展大会在京召开,中国中医科学院杨秋莉教授学术演讲成亮点

精神卫生临床如何破局?李丽单主任谈中西协同的进阶之路

2025-11-03 10:48:59精神卫生临床如何破局?李丽单主任谈中西协同的进阶之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