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山师学子谈“最美笔记”:不只是记录,更是与知识的深度对话 以笔为媒,共探学径 ---一名大一新生的笔记获奖感言

山师学子谈“最美笔记”:不只是记录,更是与知识的深度对话 以笔为媒,共探学径 ---一名大一新生的笔记获奖感言
2025-11-03 11:55:16 来源:看点时报

大家好,我是朱丽文,今年19岁,是山东师范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我非常荣幸在“寻山师笔记之韵,品师生治学之真”笔记活动中获得第一名。当得知自己的笔记获奖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一种“踏实付出终有回响”的笃定——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一页页笔尖耕耘的认可,更是对“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每一个知识点”的治学态度的肯定。站在这里,我更想把这份“笔记里的学问”分享给大家,也借此聊聊我对“好笔记”的理解。

关于笔记,我始终坚持三个“小原则”,也想把它们当作经验,与各位同学共勉。第一是“抓纲带目,而非照抄”。课上我从不会逐字记录老师的话,而是用符号快速标记逻辑词,比如用“△”标注核心考点,用“?”圈出未懂之处,课后再结合教材补充案例,让笔记成为“知识的骨架”而非“文字的堆砌”。第二是“形式服务内容,拒绝过度装饰”。我会用三种颜色区分“知识点-案例-个人思考”,但从不会为了美观忽略实用性;遇到复杂的理论,就画一张简单的思维导图,用分支图梳理出“原理-应用-易错点”,复习时一眼就能抓住重点。第三是“让笔记‘活’起来”。每隔一周,我会翻出笔记重新标注,把新学到的拓展知识补在旁边,甚至和同学互相借阅笔记,从别人的标注里发现自己遗漏的细节——好笔记从不是“写完就束之高阁”的成品,而是随学习不断生长的“动态文档”。

这份荣誉能落地,我想感谢每一位授课老师,是你们课堂上清晰的逻辑、生动的讲解,为我的笔记注入了扎实的内容;也感谢学校举办这次评选,它让我们看到:原来认真记笔记不是“笨办法”,而是把知识“内化于心”的必经之路,更让我们有机会彼此借鉴、共同进步。

最后,我想说,这份荣誉不是终点,而是一场“分享的起点”。希望有更多同学能拿起笔,找到适合自己的笔记节奏——或许未来某一天,我们能在“最美笔记”的展示区里,看到更多带着个人思考、充满山师学风的“知识载体”。

愿我们都能以笔为舟,在求学途中载满收获;以笔记为证,记录下在山师每一段踏实成长的时光。

以笔为媒,书写治学之真

——我的学习笔记获奖之旅

新闻与传媒学院 王梓涵(大一)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寻山师笔记之韵,品师生治学之真"笔记作品征集活动圆满落幕。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凭借自己整理的英语学习笔记获得了奖项。这段从认真记笔记到参与活动再到获奖的经历,让我对治学精神,尤其是语言学习中的严谨态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报名参加这次笔记征集活动,源于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我想展示自己对语言学习中治学之真的理解,也想通过笔记与更多师生交流学习心得。我深知语言记录与传播的力量,也明白严谨治学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准备参赛笔记时,我特意选择了自己备考英语四级的学习笔记。这门考试涉及词汇积累、语法知识点和阅读理解技巧,我不仅用不同颜色标注了重点内容,还用思维导图梳理了知识点。每一处批注、每一个箭头、每一段小结,都是我与语言学习的对话痕迹,也是我治学态度的体现。我注重将语言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笔记中既有对词汇用法的例句摘抄,也有对语法规则的归纳总结,这种多维度的笔记方式帮助我建立了系统的学习框架。

当得知自己的语言学习笔记获得奖项时,我既惊喜又感慨。惊喜的是,自己对学习方法的探索得到了认可;感慨的是,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全校师生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尤其是不同学科间治学方法的异曲同工之妙。在活动展示环节,我看到了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优秀笔记作品。理科生的笔记中,公式推导严谨清晰,每一步都体现着科学的缜密;文科生的笔记里,理论阐释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间尽显思想的深度;艺术生的笔记则灵动活泼,色彩与线条间跳跃着创意的火花;教育类笔记更是细致入微,教学步骤与心得体会相得益彰。而我的语言学习笔记,以其清晰的分类、多维度的知识整合和系统化的思维导图,获得了评委老师的特别关注。

这些笔记让我明白:治学之真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本身,更在于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反思,在于对学术规范的敬畏与传承。我更深刻体会到记录与传播这些知识的责任感——正如老师所说:"笔记是思维的轨迹,也是学术的基石。"我的语言学习笔记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它不仅记录了语言知识点和应试技巧,更记录了我思考的过程、对解题策略的总结和对学术规范的遵循。

本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校各学院的数百份笔记作品,每一份都凝聚着山师学子对学术的虔诚与热爱。有的笔记用不同颜色标注重点,逻辑清晰;有的笔记配有手绘图表,形象直观;还有的笔记融入了个人思考,在知识整理的基础上加入独到见解。

"寻山师笔记之韵,品师生治学之真"笔记作品征集活动虽已结束,但山师人对学术的敬畏与追求永不止步。通过这次从参与到获奖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笔记是治学之道的缩影,是学术精神的载体,更是山师优良传统的延续。

我深知语言记录与传播的力量。这次语言学习笔记获奖让我更加坚定了用笔记录思考、用文字传承精神的决心。未来,我希望能继续用笔记书写山师人的治学之真,也期待更多同学加入这个行列,让严谨治学的精神在笔尖下生生不息,在校园里代代相传。

这是我的故事,一个关于18岁、语言学习笔记的故事。它始于山师,始于对知识的敬畏,始于对真理的追求。愿每一位山师学子都能在笔墨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学术之路,让治学之真在笔记中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kj01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百年药企养庵堂 NMN 技术跻身全球顶尖赛事,东方抗衰力量引领健康新潮流

2025-11-03 11:45:07百年药企养庵堂 NMN 技术跻身全球顶尖赛事,东方抗衰力量引领健康新潮流

数据资源公证登记赋能企业营销价值链的江西方案研究

2025-11-03 11:19:16数据资源公证登记赋能企业营销价值链的江西方案研究

首届精神卫生中西医协同发展大会召开,精神疾病“中西协同 + 身心同治”成行业焦点

2025-11-03 11:10:40首届精神卫生中西医协同发展大会召开,精神疾病“中西协同 + 身心同治”成行业焦点

C.L.U.E. Auto®增强功能:赋能精准风险评估、市场细分与风险定价

2025-11-03 11:08:03C.L.U.E. Auto®增强功能:赋能精准风险评估、市场细分与风险定价

首届精神卫生中西医协同发展大会在京召开,中国中医科学院杨秋莉教授学术演讲成亮点

2025-11-03 11:07:46首届精神卫生中西医协同发展大会在京召开,中国中医科学院杨秋莉教授学术演讲成亮点

精神卫生临床如何破局?李丽单主任谈中西协同的进阶之路

2025-11-03 10:48:59精神卫生临床如何破局?李丽单主任谈中西协同的进阶之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