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香港)潼关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潼关黄金”或“集团”;股份代号:340.HK)欣然宣布,集团在甘肃省北东金矿、460金矿区域内深部地质找矿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钻探、坑探等找矿手段发现一系列的含金石英脉体和蚀变岩型矿带,进一步证实该区域内矿化存在多层楼模式成矿特征,为甘肃北山成矿带的深部资源拓展提供了关键依据。
460矿区中部新发现盲矿体,资源前景广阔
在460矿区中部6号系统中,通过坑探施工发现和控制一条含金石英脉盲矿体。该矿体控制的连续长度达140米,倾向斜长40米,金品位在2.68-31.02g/t之间,厚度0.66-2.94m,且矿体的走向和倾向目前还未封闭,显示其进一步延伸的潜力。
附图1-1:460金矿矿区新发现矿脉
超深钻孔揭示“多层楼”成矿模式,深部找矿实现跨越
在北东和460矿区超深孔发现多层矿化体,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其中,超深孔ZK616钻孔的施工进尺达2002.4米,自上而下全孔共发现5层矿化体。第一层在374.2米处见矿,厚度1.05米,金品位为5.42g/t;第二层在556.6米处见矿,厚度1.26米,金品位为1.74g/t;第三层在868.4米处见矿,厚度2.35米,金品位为11.520g/t;第四层1463米见矿,厚度1.44米,金品位4.02g/t;第五层在1920.4米见矿,厚度4.38米,品位6.84g/t。
附图2-1 ZK616发现的第四层含金矿脉特征 (深色岩心为适应绢云母片岩,浅灰色部分为花岗闪长岩,乳白色部分为含金石英脉,与现阶段已控制的矿脉特征一致。)
附图2-2 ZK616深部第五层构造蚀变带特征(破碎部分岩心为深部新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带,根据本区域内现有的找矿模型,构造蚀变带为含矿热液的运移创造有利条件,是该区找矿的主要标志。)
此外,北东矿区与460矿区超深钻孔施工结果表明在本区域内矿化存在多层楼模式,尤其是在深部呈现出“深部加厚、品位跃升”的显著特征,直接将本区域内找矿标高延伸至海拔-300~-400米范围,为整个甘肃北山成矿带深部找矿突破提供了关键依据,显示了本区域内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
展望未来,潼关黄金将继续加大勘探投入,优化深部探矿技术体系,推动资源储量升级与产业化开发进程,力争在北东地区实现资源储量的持续增长,为集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