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平均寿命超过90岁的人群中,超过八成的人保持着规律的睡眠习惯,普遍维持7-8小时的夜间睡眠。
由此可见,优质的睡眠质量是我们通向健康、长寿的关键。然而看似简单的“睡个好觉”,实则并非易事。如今,失眠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长期困扰,尤其是老年群体。由于身体代谢缓慢,睡眠规律发生改变,老年人常常面临入睡难、睡眠浅、碎片化睡眠等问题。
老年人睡眠障碍: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睡眠-觉醒节律会发生生理性改变,导致老年人普遍面临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等困扰。《2024中国公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超过63%的中老年人存在中到重度睡眠障碍,这一问题亟需得到科学关注和有效干预。
老年人睡眠质量下降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生理机能变化、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长期睡眠不足会加速认知功能衰退,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削弱免疫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多维度改善睡眠质量的科学策略
心理调适:建立放松的睡前程序。保持情绪平稳是改善睡眠的基础。建议老年人建立规律的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区生活,避免社会隔离带来的负面情绪。睡前1-2小时应停止消耗精力的活动,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尝试温水泡脚、冥想呼吸、聆听舒缓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为睡眠创造良好条件。
生理干预:寻求专业的医疗支持。对于持续存在的睡眠障碍,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从中医理论看,老年人失眠多与心肾功能失调相关。思虑过度耗伤阴血可致心神失养,肾精不足则髓海空虚,均可导致睡眠障碍。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益肾填精、养心安神作用的药物,如益肾养心安神片等。该药由东汉张仲景酸枣仁汤和百合知母汤为基础方化裁研制而成,可明显改善入睡困难、睡而易醒、睡眠时间短等问题,可增加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延长深度睡眠;同时,可有效改善神疲、健忘、头晕、心悸、腰膝酸软等相关症状,让老年人在调理睡眠的同时也能养好身体,增强免疫力。
环境优化:营造适宜的睡眠氛围。合适的睡眠环境对提高睡眠质量至关重要。建议保持卧室温度在18-23℃之间,使用遮光窗帘维持黑暗环境,选择支撑性良好的床垫和舒适的床上用品。减少夜间噪音干扰,保持卧室专门用于睡眠和休息,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睡眠条件反射。
建立长期的睡眠健康管理理念
改善睡眠质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建立长期的睡眠健康管理理念。除了上述措施外,平时要注意保持适度的日间活动、合理控制午睡时间(不超过30分钟)、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和大量液体等都有助于建立健康的睡眠节律。如果自我调节效果不佳,或伴有明显的日间功能障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全面的睡眠评估和个性化治疗。
责任编辑:kj003
2025年9月30日,一场聚焦Web3主流化与产业落地的行业盛会——InnoBlock2025大会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圆满落幕XBIT W...
XBIT Wallet 10月1日讯,美联储在最新货币政策表态中释放进一步宽松信号黄金9月涨幅接近12%,标准普尔500指数季度上涨近8%XBIT Wal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