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装、食品塑料等软塑垃圾,正悄悄成为环境治理中的“隐形痛点”,南京工程学院的塑战塑绝团队主动接过科普重担,秉持“调研为先、创意赋能”的理念,打造出一批既贴民心、又富新意的软塑回收科普作品,推广绿色循环理念从校园沃土延伸至更广阔的社会领域。
绘本绘趣,童眼观万象
团队围绕不同受众的认知特点,精准推行分层科普创作,力求让软塑回收知识实现“看得见,、玩得着、记得住”。面对青少儿群体,团队跳出传统说教式科普的框架,精心创作《小塑的奇幻回收之旅》绘本。该书以拟人化形象“软塑小卫士”串联故事,顺着“遭遇丢弃困境-偶遇回收志愿者-学习分类技巧-蜕变再生新材料”的趣味主线,将软塑分类标准、回收流程等专业内容巧妙融入画面。目前,团队首批绘本已捐献至南京市江宁区周边数所中小学,成为校园环保图书角的一员。
躬身践履,科普砺韶华
团队深入江宁区龙岗社区、佘村居委会等地躬身实践,科普团队的身影为社区增添了一抹软塑环保亮色。团队成员通过搭建展台前,快递包装膜、零食包装袋等常见软塑垃圾被整齐陈列,通过“危害对比+回收价值”深入浅出地讲解,让社区居民直观认识到“小垃圾”中的环保大文章。成员们手持精心绘制地环保海报、科普教材,为社区基地工作成员、当地居民讲解软塑污染防治地要点,从准确区分可回收软塑到正确投放方法,力求环保知识入心入脑。
游戏寓智,乐途传新知
团队瞄准年轻群体对游戏内容的偏好,进一步开发线上游戏《软塑回收大富翁》。游戏中,玩家化身“环保志愿者”,需在限时内识别画面中的软塑垃圾,将可回收品类精准拖入对应回收箱,错误投放则会扣除“环保积分”。游戏精心设置“校园关卡”、“社会关卡”、“商圈关卡”等场景,个场景中的软塑垃圾类型和现实生活场景高度贴合,让游玩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各类软塑的回收规则。此外,团队结合流行的短视频传播形式,创作原创软塑主题曲《软塑回收拍手歌》。歌曲以轻快的旋律搭配朗朗上口的歌词,“快递袋、保鲜膜,软塑家族要分清;分好类、投对箱,绿色地球更年轻”。
从问卷调研到作品落地,从校园试点到社会推广,南工程学子用专业与创意为软塑回收科普注入青春活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人意识到,软塑回收不是’小事’,而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环保行动。”团队成员表示,下一步他们计划将科普作品推广至更多社区和高校,同时联合本地环保企业开展“软塑回收实践日”活动,让科普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为绿色循环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