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激活农村电商发展活力,助力农民拓宽销售路径、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7月12日至7月15日,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社会实践队深入山东省聊城市周边村镇,开展“品乡土农情电商韵,谋特色佳销锦绣程”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筹备阶段,实践队员们以高度专业性和责任感投入工作。他们聚焦农产品销售核心环节,围绕销售渠道、物流时效、消费者反馈等关键维度,反复打磨形成科学全面的调查问卷,确保精准捕捉农村电商发展关键信息。问卷定稿后,队员们迅速分组,携带调研工具即刻开启实地考察之旅。
他们先后走进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家庭农场和加工车间,实地观摩小麦、果蔬、特色杂粮等农产品的种植培育、采收加工全过程。参观过程中,队员们始终保持真诚沟通的态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农民们拉家常、聊生计,耐心倾听他们在销售中的困惑与诉求。“果子结得再好,运不出去也是白搭”“网上开店看着简单,传图片、填信息都弄不明白”……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农民在电商时代面临的现实难题,也让队员们更加明确了调研的意义所在。通过问卷调查与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队员们收集到了涵盖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分析工作筑牢了数据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特色农产品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队员们提炼出聊城市农村电商发展三大突出问题。其一,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需求迫切,但村镇冷链设施覆盖率低,运输损耗率高,严重挤压利润;其次,其二,多数农户缺乏账号运营、商品推广等基础技能,电商运营能力不足;其三,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滞后,缺乏统一品牌标识、包装和标准,难以形成市场辨识度,竞争力薄弱。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员们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引导物流企业推出农村定制化配送服务,减少流通损耗和运输成本;开展电商基础、平台操作、直播带货等培训,配套发放操作手册和视频教程,帮助农民快速掌握技能;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区域特色打造公共品牌,统一产品标准、包装和宣传,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讲好种植故事,提高产品附加值。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问卷调查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聊城市农村电商发展注入专业智力支持,也让队员们在基层实践中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实现理论与实践能力双向提升。未来,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把社会实践与专业特色结合,通过建立长期帮扶机制、派驻专业团队指导等方式,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常态化支持,让青春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汤博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