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贸的谁没遇过库存的糟心事?
仓库里明明记着 “灯具剩 200 件”,销售接单时却发现实际只剩 80 件,只能跟客户道歉说 “得等 15 天补货”;
好不容易把货发出去,算利润时又懵了,采购成本、海运费、关税加起来,手动算三遍三个数,到底赚没赚钱都没底。
这些 “库存乱、利润糊” 的问题,其实靠外贸进销存系统就能解决。
先说说库存混乱的根源,大多是 “信息不同步”,销售接单在笔记本记,仓库备货靠口头传,采购补货到了才往表格里填,等发现 “销售接的单超库存” 时,要么让客户等,要么临时高价调货,两头不讨好。
外贸进销存系统的核心就是让 “采购、销售、库存” 三个环节的信息串起来,比如孚盟ERP进销存模块,销售在系统里录订单时,界面会直接显示 “当前库存 80 件,需补货 120 件”,不用再跑去问仓库;仓库收到新货,扫码入库后,系统会自动更新库存数,销售那边实时能看见,再也不会 “接单时没货,备货后积压”。
比如你给某款产品设 “库存低于 50 件就预警”,系统一旦监测到库存到 49 件,就会弹消息提醒 “该补货了”,还会根据最近 3 个月的销售数据,算出来 “建议补 100 件,够卖 2 个月”。
采购不用再凭感觉下单,也不用怕补多了占资金、补少了断货。之前有个做家居外贸的朋友,用系统前经常 “椅子补了 300 件,结果只卖出去 50 件,堆在仓库占地方”,用了预警功能后,补货准确率高了 70%,资金周转快多了。
再讲利润核算,外贸的利润算起来比内贸麻烦多了 —— 要算采购的人民币成本,还要折合成美元报给客户,中间有汇率差;海运费、保险费、关税这些杂项加进来,手动算很容易漏。
进销存系统能把这些数 “自动串起来”:录入采购单时填 “100 件,每件 80 元”,系统记好成本;录入订单时填 “100 件,每件 15 美元,汇率 7.2”,系统自动算 “销售收入 10800 元”;再把海运费 “2000 元”、关税 “800 元” 录进去,系统直接出 “利润 = 10800-8000-2000-800=0”—— 哦,这单没赚钱,得赶紧跟客户谈涨价,或者找更便宜的物流。
这样算出来的利润准,还快,不用财务加班对账,管理层当天就能知道 “哪笔单赚钱、哪笔单亏本”,调整策略也及时。
每月底做 “库存盘点” 时,不用再让仓库员工挨个点货、填表格。打开系统的 “盘点功能”,扫码枪扫一下货物条码,系统就会显示 “系统库存 100 件,实际扫码 98 件”,直接标红差异,再查 “最近谁领过货没登记”,1 小时就能盘完,比以前 “盘一天还对不上数” 强太多。
外贸进销存系统不是 “给仓库加个软件”,而是让采购、销售、财务都能对着同一套准数据干活,少点扯皮,多点效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