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是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留下深深光辉足迹的人物群体。为纪念葛建豪诞辰160周年,蔡和森、向警予诞辰130周年,李富春、蔡畅诞辰125周年,5月17日,由天津市和富文化发展基金会与南开大学和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召开。
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在致辞中回顾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他引用葛健豪、蔡和森、向警予等革命先辈的诗词、对联,回顾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在留法时期、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事迹,高度赞扬了蕴含其中的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龚克勉励青年学子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砥砺奋斗。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纪念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深化和富革命家庭研究,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
本次研讨会邀请天津市和富文化发展基金会创始人、南开大学和富研究中心主任李勇,中国经济50人论坛代表、财经联合研究院院长许善达作特邀报告。
李勇围绕“继承革命先辈们的选择与探索精神”探讨了“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在各种社会思潮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他分别从国际大视野和地缘政治、革命先贤的选择和尝试以及蔡和森、李富春个人选择等几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当代青年以学习和研究“和富历史”为牵引,深入了解历史和人民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理解革命先贤的精神实质,以此为基础,更好地传承并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优秀品质和探索精神,肩负起民族复兴伟业的重任。
许善达以“李富春——中国工业体系建设的奠基人”为主题梳理了李富春对新中国前三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工作实践。他认为,深入研究李富春在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许善达对党史研究提出两点建议:其一,在史实研究层面,应正确看待党的历史上的成就与失误,坚持正确党史观。其二,在人物研究维度,也要多关注党的高级干部。
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绪武、研究员贾凯,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永春,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福运,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美玲、姬丽萍、纪亚光,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明冲围绕研讨会主题进行汇报。
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人员与征文获奖代表围绕研讨会主题进行交流。
“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亲属代表,财经联合研究院、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和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湘潭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长沙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湖南省双峰县委、双峰县党史研究室等单位的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