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降低,高原地区进入秋冬转换的关键时期。在海拔1500-3200米的立体气候区,昼夜温差达到10-15摄氏度的剧烈波动。白天的强烈紫外线照射与夜间的急剧降温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特殊气候更容易导致作物灼伤、植株冻害等问题,直接影响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此背景下,云南雷马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凭借24年的高原覆盖设施农业服务经验,针对性地推出了系列专用农膜产品。基于对高原气候特征的深入理解,雷马农膜以漫散射®技术为核心优势,通过“柔性设计+个性化定制”的服务模式,为高原覆盖设施农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雷马农膜技术创新:精准调控设施环境
高原地区强烈的光照条件对农作物生长构成双重影响:充足的光照有利于作物生长,但过强的直射光却可能造成灼伤。雷马农膜创新独有的漫散射®技术,通过持续探索光技术,将直射光转化为柔和均匀的散射光。这项技术在保证农膜90%以上透光率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强光直射导致的日灼问题,为作物营造出更加适宜的光照环境。
温度管理是高原设施农业的另一大挑战。在漫散射®技术基础上,雷马散光膜高保温、自清洁的附加功能也有效减缓了棚内夜间温度流失。实测数据显示,使用雷马专用膜后,棚内外夜间温差可稳定在特定区间内。这种温度调控能力在秋冬转换季节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显著降低作物冻害发生的风险。
针对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雷马农膜还提供产品的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农膜雾度值可在30%到85%之间灵活定制,精准匹配超32种作物光需求。此外,流滴消雾功能的应用,能够使棚内湿度波动控制在±5%范围内,有效抑制了因湿度过大引发的真菌病害。
柔性设计+定制服务:雷马农膜为用户创造价值
高原地区立体气候特征明显,不同海拔区域的气候条件差异显著。基于这一特点,雷马农膜推出了“柔性设计+功能定制”的服务模式。在功能定制方面,种植农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自主选择抗老化等级、透光率、保温性能等技术参数,确保产品与当地环境条件完美适配。
在物理特性方面,农膜的长度、宽度、厚度等规格均可实现精准定制。这种精细化服务不仅提高了农膜的使用效率,还帮助种植者实现了成本优化。雷马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提供从现场勘察、数据采集到技术方案制定的全过程服务,确保产品与种植作物场景的温湿度、光照需求一致。
雷马配套服务的完善也进一步提升了覆盖设施方案的价值。其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了产品的及时交付,现货产品24小时内可以完成交付,功能定制产品也只需7天时间。这种全方位的服务模式使得技术创新能够真正转化为种植效益,为绿色农业生产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目前,从蓝莓、花卉到蔬菜等特色作物,雷马农膜深入洞察用户的需求,提供精准的定制化配方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其服务范围已经覆盖云南90%的设施农业重点行业及区域,收获了众多高原种植户的好评。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雷马农膜正在推动高原设施农业向绿色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未来发展中,雷马农膜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模式,将继续为高原特色农业的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