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美妆行业普遍聚焦年轻群体之时,国货品牌黛安蒂另辟蹊径,专注服务50岁以上女性护肤需求。历经八年发展,品牌不仅开创并拓展了“50+熟龄肌”这一细分领域,更凭借扎实的科研投入与诺奖级合作,推动行业标准建立。2025年,黛安蒂凭借“品类开创者”与“全网销量第一”的双重认可,成为银发经济下践行“长期主义”的标杆企业,彰显细分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美妆市场这片风起云涌的商业海洋中,大多数品牌如逐浪的帆船,紧紧追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浪潮,将大量资源与精力倾注于打造青春靓丽的形象与产品。从各类宣称能“一夜回春”的精华,到主打“少女肌养成”的面膜,年轻群体仿佛成了美妆行业唯一的“宠儿”。然而,在这片喧嚣热闹的背后,却有一群人长久地被忽视,她们便是50+的成熟女性。
这群女性,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独特的审美需求。她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对美的追求不再局限于表面的年轻,而是更注重内在的自信与从容。然而,市场上的美妆产品却鲜少能精准满足她们的需求,仿佛她们被遗忘在了美妆世界的角落。
就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黛安蒂宛如一颗破土而出的新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与主流背道而驰的方向。它没有随波逐流地扎进年轻市场的红海,而是将目光坚定地投向了这片被忽视的“蓝海”——50+熟龄肌女性的护肤市场。
2025年,当“50 +熟龄肌品类开创者”与“全网销量第一”的认证共同落于黛安蒂肩上,其所揭示的不仅是一个品牌的成功,更是一种市场价值观的转向:真正的蓝海,往往藏于被忽视的真实需求之中。
初心与共鸣:一场为母亲发起的“温柔革命”
“没有人真正害怕衰老,怕的是被遗忘、被忽略。”这句源自创始人安然的话,道出品牌初衷。作为一名残疾人,她对“缺憾”体会尤深。在目睹母亲面对众多抗老产品却无从选择后,她决心创立黛安蒂,不止于提供产品,更希望为50+女性构建一套护肤语言,让她们的美丽被重新讲述、被郑重对待。
科研筑基:从产品制造者到标准定义者
品牌若只谈情怀,终难行远。黛安蒂以科学为舟,航向的是护肤产业的深水区。2025年8月,品牌与诺贝尔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教授达成合作,谢克曼教授在细胞囊泡运输机制方面的突破性研究,将为品牌产品研发注入全新科学维度,推动其从“经验型配方”迈入“细胞级抗衰”时代。
同期,黛安蒂在第三届中国抗衰老化妆品学术论坛中获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单位”,并担任《2025年中国抗衰老化妆品白皮书》《植物外泌体抗衰老技术白皮书》编委,主导编撰《中国50+抗衰护肤产业报告白皮书》。这意味着,黛安蒂正从市场参与者,逐步转向行业规则与知识体系的共建者——这是国货品牌在科研话语权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市场印证:以实力赢得消费者信赖
市场的认可,是品牌价值最直接的体现。
2021年,黛安蒂开启直播带货模式,单场营业额超200万,单月销量突破3000万,初步验证品牌在50+护肤赛道的发展潜力。
2023年4月,黛安蒂跻身抖音护肤商品榜TOP10,其明星单品“雨淋乳”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进一步夯实品牌市场地位。
2025年3月,品牌邀请赵雅芝做客直播间,观看人次突破1300万,再次展现其广泛的影响力与用户关注度。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品牌整合全球研发资源的成果。黛安蒂与韩国科丝美诗、法国仙婷等国际顶尖机构共建五大实验室,掌握以“胶原蛋白锁技术”为代表的多项专利,构建起一套针对熟龄肌需求的科学护肤体系。
黛安蒂的成长不止于商业。品牌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设立“破茧基金”,持续关注特殊群体就业与女性自我重建议题。从“为母亲护肤”到“助他人破茧”,黛安蒂在商业逻辑之外,铺设出一条更具温度的价值曲线,展现出超越商业的深度与温度。
未来已来:银发经济浪潮下的“长期主义”样本
黛安蒂的八年,是中国化妆品产业从“流量追逐”走向“价值观经营”的一个缩影。它印证了:在细分领域中做深、在科研中做实、在情感联结中做真,才是品牌穿越周期的根本。
随着人口结构变迁与银发经济的崛起,中国护肤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价值重构。黛安蒂不仅提前卡位,更以“科学+共情”的双翼模式,为国货品牌如何在新浪潮中持续创造真实价值,写下了具象而深刻的注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