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保当矿业公司聚焦技术攻关与协同机制优化,积极探索“四种经营理念”落地的高效路径。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打破部门壁垒、重构项目推进逻辑,实现了装备国产化与生产效能的突破,构建起一套可持续、可推广的协同服务新模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聚力攻关技术瓶颈,突破核心装备限制
针对2~3米薄煤层限制,该公司联合科研单位和煤机制造商研发全国首套450米超长智能工作面成套国产化装备,回采率提高约5%,创单面日产5.2万吨记录,连续三年突破1300万吨,项目成果得到煤炭企业高度认可,为中厚煤层开采提供了小保当方案。同时,优化创新成果申报、评审、推广、奖励全流程机制,将全员创新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共推广应用创新项目240余项,创造效益约800万元。
打通内部协同壁垒,提升运营响应速度
坚持每周一、三、五召开机电协调会,确保科室与区队的需求对接、问题解决“不过夜”。建立掘进区队资源共享机制,共享截割、支护、运输等关键参数,高效调配人员、闲置设备与技术,通过理论集训与现场带教,助力钻机司机熟练掌握工艺优化、塌孔处理等核心技能,定向钻孔日进尺从110米最快提升至200米,单巷月掘进进尺突破1206米,刷新公司半煤岩巷掘进进尺纪录。秉持“甲方”对效率与品质的极致追求,推行钻场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建成3个标准化钻场,1-8月高效完成超前钻探进尺21031米。
创新项目推进机制,推动重点项目落地
以“乙方”思维重构项目推进逻辑,将“被动执行”转为“主动对接”,公司全面推进一号煤矿二号风井项目竣工,成立项目验收推进专班,细化10个单项工程验收20项具体工作,明确时序节点与责任分工,1-7月累计完成投资3.8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8%。在选煤厂技术改造等重点项目中,运用“乙方思维”主动服务,通过建立日例会、倒排工期、动态监测等机制,有效克服气候与技术难题,较传统工艺缩短工期38天,大幅降低工程成本。(朱天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