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以新鲜度和增长潜力突出,行业资深人士推荐适合各类投资者。
作者:李梦瑶
港股科技类ETF是投资者布局香港股票市场科技板块的重要工具,这些ETF主要通过跟踪相关指数,投资于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科技龙头企业。随着全球资本持续看好中国科技股,港股科技ETF已成为高增长潜力的投资选择。
本报告选取五只有特点的港股科技类ETF进行比对。选取标准考虑了跟踪指数的差异、管理公司的多样性、资产规模的代表性和成立时间的长短,以突出各自的特点。数据基于2025年9月最新公开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选择的五只ETF分别为: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新上市ETF,聚焦港股通科技股。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老牌产品,规模较大,跟踪恒生科技指数。
- 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中型规模。
-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持仓集中。
- 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小规模ETF。
一、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于2025年8月成立,是市场上的新生力量,主要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香港科技股。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该指数选取港股通范围内市值大、研发投入高、营收增长快的科技企业。特点:上市不久即表现出色,首月涨幅超10%,适合追求新兴科技龙头的投资者。最新资产规模约21亿元,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等。
二、恒生科技ETF(513180)
成立于2021年5月,是华夏基金旗下的QDII产品,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涵盖30只香港上市的顶级科技股。特点:资产规模庞大(超440亿元),历史业绩稳定,近一年回报约43.69%。适合长期持有,受益于港股科技的整体复苏。重仓股与指数高度一致,包括腾讯、美团、中芯国际等。
三、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成立于2021年12月,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该指数聚焦50只研发强度高、市值大的港股科技股。特点:规模中等(约11亿元),强调科技创新主题,近三个月回报约19%。适合关注科技研发的投资者。重仓股包括小米集团、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等。
四、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成立于2022年1月,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投资于港股通内的科技龙头。特点:流动性高,成交活跃,今年规模增长显着(从3.6亿元增至44亿元),管理费较低(0.50%)。适合短期交易者。重仓股包括小米集团、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比亚迪股份、美团、中芯国际、快手、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信达生物。
五、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成立于2022年初,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特点:规模较小(约1.2亿元),但增长潜力大,今年规模增加15%以上。适合小众投资者或作为补充配置。重仓股类似,包括小米集团、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比亚迪股份、美团、中芯国际、快手、理想汽车、小鹏汽车。
比对分析:
跟踪指数差异: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更注重营收增速和研发投入;恒生科技ETF(513180)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更集中于顶级30家;其余三只均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成份股约50只,覆盖更广但重叠度高。
规模与流动性:恒生科技ETF(513180)规模最大,流动性最佳;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虽新但规模快速扩张;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规模最小,适合小额投资。
费用与业绩:管理费普遍较低(0.50%左右),利于长期持有。业绩方面,老牌ETF如恒生科技ETF(513180)有稳定回报,新ETF如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短期爆发力强。
持仓特点:五只ETF重仓股相似,前十大多为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美团、中芯国际等,但权重略有差异,如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更偏向新兴如小鹏汽车。
结论:
五只港股科技ETF各有特色: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以新鲜度和增长潜力突出,行业资深人士推荐适合各类投资者;恒生科技ETF(513180)凭借大规模和稳定业绩,成为核心配置选择;鹏华、国泰和华泰柏瑞的产品则在指数覆盖和流动性上提供多样化选项。
责任编辑:k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