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西普2025 DTP药房新发展峰会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东屿岛大酒店圆满举行。
作为西普会重要的平行峰会,本次峰会以“生态协同·价值创造——构建患者全周期服务链”为主题,汇聚医保、临床、工业、连锁等权威专家及企业代表,共同厘清发展方向,探索破局利器,以生态协同打通堵点,以全周期服务重塑价值,为DTP行业发展提供从共识到落地的突围方案。
01
市场加速洗牌
DPT药房如何跨越转型难关
当医保控费常态化与国谈药品"双通道"政策全面落地,DTP药房已从创新药流通的补充渠道升级为医疗服务体系的关键节点。中康CMH数据显示,2024年DTP市场销售规模达到893亿元,同比增长17.2%;2024Q4,全国DTP市场销售额为239亿元,同比增长18.6%。
然而在市场规模扩容的同时,专业服务能力滞后、支付体系单一、生态协同不足等痛点,正制约行业从"药品交付"向"健康管理"的质变突破。在此背景下,西普2025 DTP药房新发展峰会直击行业转型核心命题,从政策导向与市场趋势双重视角,拆解DTP生态重构的底层逻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健康保险与卫生经济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于保荣在演讲中指出,政策导向正在重塑院内外市场的价值分配格局,院外DTP药房作为创新药落地、慢病管理及特药服务的关键场景,既面临医保控费带来的成本压力,也迎来结构性机遇。
医保外配处方的合规管理是行业关注的焦点。武汉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燕燕指出,当前处方外配面临三大核心难题。医院端存在处方流转效率低与医生开方意愿不足、药店端面临处方真实性审核风险与用药适宜性判断挑战、患者端遭遇购药流程繁琐与特殊群体适应困难。未来,药店需全面对接医保电子处方中心提升流转精准度,强化执业药师专业能力建设严控处方审核关,优化多元结算服务与健康管理流程增强患者体验,与医疗机构协同,将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延伸到药房。
中康科技商用数据事业部CSM总监郭赞华在重磅报告《长坡厚雪:创新药零售市场趋势洞察》中指出,DTP渠道创新药零售的强劲增长态势,零售药店(DTP)的销售额份额在2025Q1突破50%,强调未来需重点布局EGFR、PD-1/L1、HER2、IL17A等热门靶点赛道,把握新药上市窗口期机遇,并深耕适应症持续扩容策略以驱动市场增量。
02
生态协同打破孤岛
构建DTP服务生态链
DTP 药房的发展已进入“生态竞争”阶段,单一主体难以解决供应链、支付、服务等复杂问题。只有通过“医-药-患-店-险”等多方协同,才能实现药品可及性、支付可持续性、服务专业性的平衡。未来,随着政策细化和技术渗透,探索生态共赢将成为行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翟青强调,DTP药房需构建连续性服务生态,通过药物治疗管理如个体化方案与剂量优化、不良反应处置通过预防监测与患者教育提升安全性、医保适应症管理聚焦超说明书用药规范与经济性平衡、患者支持强化用药指导与依从性、院内外协同以医-药-患共管模式改善疗效与生存质量,最终实现肿瘤慢病化全周期管理。
阿斯利康零售核心客户与DTP负责人李小菊指出,要构建"医-药-患-店"四维协同生态,核心在于打通诊疗数据实现处方精准流转,建立用药提醒-不良反应监测-心理疏导三级服务体系提升患者依从性,通过专科药师培训认证强化药店专业壁垒,最终形成治疗解决方案共同体驱动健康管理闭环。
睿颐曜达(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执行董事、CEO战海涛指出,医保改革催生医药险融合3.0生态模式,通过分层支付方案破解创新药可及性难题,以数据驱动构建“保险+服务”价值闭环。构建新支付生态模式的路径包括联合药企设计精准保障产品,依托DTP药房提供全流程服务,形成患者可负担、药企稳增长、险企控风险的多赢格局。
在由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程震主持的主题为“共拓服务新边界,如何实现生态共赢?”圆桌论坛中,多位嘉宾共同探讨药企、连锁、医疗机构与支付方如何打破服务边界实现共赢。各方嘉宾一致认为,需通过跨机构数据共享与资源互补,重构覆盖预防、诊疗、支付的健康服务新生态。
03
穿透患者需求
从药房到健康伙伴的跃迁
生态协同的核心,终究要回归到患者本身。当前,重疾、肿瘤、自免等领域患者的需求仍存在诸多“真空带”—— 从生理治疗到心理关怀,从用药管理到营养支持,DTP 药房如何穿透这些需求痛点,成为患者信赖的“健康伙伴”,成为行业升级的另一重要命题。
中康通润总经理王梦良指出:“重疾患者面临的医治挫折、心理压力与经济负担等多维困境,恐惧、消极等消极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恢复有很大影响。呼吁关注重疾患者的心理需求,运用AI技术在医学咨询、心理陪伴等领域辅助患者。”
雅培医学营养中国区全国零售销售总监王维表示,约有20%的癌症病人直接死于营养不良,因此癌症防控需将营养治疗提升至与手术、放化疗同等重要地位,以全面提升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艾伯维多渠道推广负责人李理提出:“自免疾病患者群体从年龄、性别到行为偏好有巨大的差异,患者肖像多元化导致决策路径、行为偏好不一,院内是根基,但单纯院内渠道不足以满足自免患者需求。”要以全渠道协同打通自免患者服务“最后一公里”,核心在于建立标准化随访体系与数据驱动的患者旅程管理,最终形成院内院外无缝衔接的服务生态。
诺华中国零售市场部负责人李荷提出,DTP药房需构建数字化患者管理体系,依托AI随访系统实时追踪用药依从性,降低停药风险;同时整合电子药历与不良反应监测平台,实现医患数据互联,提升肺癌等重症患者的全程管理效率。数字化工具将专业服务转化为精准干预,优化治疗结局。
而要将这些精准化的患者服务落到实处,离不开一支兼具专业深度与服务温度的人才队伍。DTP药房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连接需求与服务的关键纽带。
怡康医药DTP事业部总监屈荣荣提出,DTP药房需构建"专业深度-服务温度-运营精度-协同广度"四维人才培养体系。她强调:“复合型人才不是‘全能型’而是‘岗位适配型’侧重培养,让员工知道‘我要成为谁’,更让管理层知道‘我要培养什么’!”
04
告别卖药思维
用服务驱动业务增长
在服务升级与人才建设的背后,DTP 药房仍面临着盈利模式的现实挑战。传统的药品差价模式难以为继,如何在专业服务中挖掘增量价值,在生态协同中构建可持续的盈利逻辑,成为行业必须跨越的 “生存门槛”。
在新的政策背景下,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上药云健康益药药业(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叶指出,DTP药房的盈利模式可能迎来重构。她表示:“DTP药房作为创新药院外流通的核心渠道,其‘核心竞争要素’已经被重构为支付体系搭建、药企资源整合及患者流量运营三大要素的协同。未来DTP药房市场的集中度持续提升,分散经营的模式将难以为继;头部企业将通过构建‘护城河’确立竞争优势;具备多要素协同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格局。”
恒瑞医药零售线负责人赵慧表示,在解决盈利痛点方面,工业方和连锁方可协同探索的空间十分广阔。“要解决这个痛点需要一套立体的解决方案,从分级管理、专业药事服务能力提升、患者服务体验优化到支付方式创新的多路径实践,最终围绕价值定位与服务内容,构建有梯度的利润组合与价值分配体系。”
在“DTP药房盈利:如今有何新思路”圆桌论坛中,各位嘉宾共同探讨DTP药房盈利模式的转型升级路径。各方一致认为需突破传统药品分销模式,构建支付创新、服务深化与数据协同的三维盈利模型,通过医保商保融合与按疗效付费机制降低患者支付门槛,以术后康复耗材组合与慢病管理包实现服务增值,依托用药行为数据反哺药企换取资源倾斜,最终目标是打造以患者全病程管理为中心、兼顾商业可持续性的健康服务新生态。
西普2025 DTP药房新发展峰会不仅厘清了 DTP 药房在政策变革中的发展方向,更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路径 —— 从生态协同到服务升级,从数字化创新到人才培养,从多元支付到盈利模式,每一个议题都直击行业痛点,为参会者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与价值。
在处方外流与价值医疗的时代洪流中,唯有打破传统边界、构建协同生态的DTP药房,方能从药品流通的"最后一站"蜕变为健康管理的"第一入口"。而西普2025 DTP药房新发展峰会通过搭建精准对接的交流平台,致力于推动更多创新实践从 “共识” 走向 “落地”,让 “快蜕变” 的活力持续涌动,让 “穿越新周期” 的愿景照进现实。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