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徒骇河流域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近期,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徒骇河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调研开展前,团队成员做了充分准备。成员们系统梳理了徒骇河流域的基础资料、政策文件及学术研究,明确调研范围涵盖聊城境内多个县区,并精心设计了面向政府部门、沿岸居民及企业负责人的问卷与访谈提纲,为调研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实践中,团队首先走访了政府关键部门。通过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到政府在水质监测、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有力举措,以及在推动生态农业、文旅融合等高质量发展领域的战略规划,获取了大量权威的政策信息和统计数据。为倾听民众心声,团队深入徒骇河沿岸的村庄和社区,广泛发放调查问卷。问卷聚焦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环保认知及发展期望,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0份。数据显示:沿岸居民普遍关注河流生态状况,但对部分环保政策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够深入,且均强烈期望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生活质量提升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实地访谈与观察环节,团队成员与沿岸居民的深入交谈,成员们倾听了关于垃圾堆积、局部水质不佳等具体问题的反映。通过细致的现场踏勘,直观记录了部分河段存在的植被破坏、河道淤积等生态现状,深切感受到保护与发展的紧迫性。对重点河段进行水质监测,观察岸线植被覆盖度及退化程度;走访沿线主要用水排水区,了解生产废水处理及排放情况;向当地居民发放问卷,收集对河流生态变化的感知及环保建议。
(图为团队成员们在进行沿岸植被分类与水质分析)
通过系统梳理问卷数据和访谈记录,团队提炼出徒骇河流域面临的核心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部分河段水质未达标;河流周边生态环境受损,自净能力下降;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存在短板。高质量发展方面,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比较高,新兴产业培育不足;生态农业、文旅产业尚处起步阶段,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较弱;区域发展不均衡制约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推进。
基于深入调研和问题分析,团队提出针对性建议:强化生态保护,加大对工业、生活、农业等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力度,确保水质达标;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植被与湿地,增强河流自净能力。加速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等环保基建,驱动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扶持生态农业、文旅产业,加强品牌打造与市场拓展,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图为成员们在进行数据资料分析)
此次社会实践调研,让团队成员深入掌握了徒骇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手资料,显著提升了独立调研、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更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团队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徒骇河流域的发展动态,把此次实践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融入后续学习与工作中,积极为守护家乡的碧水蓝天、推动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绘就徒骇河生态优美、发展繁荣的美好图景。(隋雨桐)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