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保当矿业公司一号煤矿持续践行“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的理念,将每一笔生产投入都视为能带来丰厚回报的“投资”,在设备稳基、预防维护和管理精耕三大领域精准发力,敢于投入、精于投入,让每一分钱都成为撬动收益的“强力杠杆”。
改造投入提效能,稳产增益创价值
该矿深知保障设备连续运行,减少生产误时频率,是提升效益的必由之路,只有将钱花在设备运行这一“刀刃”上,才能收到最大的效益。破碎机的延时启动现象曾是困扰该矿的一大“效益梗阻”,其引发的非计划停机不仅打断生产节奏,更带来高昂的维修成本和产量损失。
为此该矿投入专项资金,组织技术骨干成立攻坚小组,深入剖析故障原因,通过优化控制逻辑、升级电磁阀、强化密封结构,对破碎机电磁阀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这笔投资的效果立竿见影,破碎机相关故障率较改造前下降65%,这正是“精准投入”转化为“长效收益”的有力证明。
超前投入强预防,运行增益显回报
该矿算清了一笔明白账,花小钱定期对设备进行“体检”和“保养”,远比设备“病倒”后花大钱“急救”更划算。为此,该矿将资金重点投向构建科学高效的预防性维护体系。一方面,制定并严格执行高于矿标的点检频次和标准,安排专人记录并建立设备“健康档案”。另一方面,在关键设备上加装简易传感器进行趋势分析,实现故障的超前预判。
这笔预防性投入带来的效益肉眼可见,设备突发性故障减少30%以上,综合维修费用同比下降15%,关键设备大修周期平均延长20%,年节省大修费用约160万元,花在预防上的每一分“健康投入”都成功撬动了数倍的“健康回报”。
精管投入促规范,回收增益控消耗
该矿将精细化管理视为创效引擎,精算每一分投入,构建闭环管控体系。通过设立专项奖金激励员工提升操作技能,同时建立旧件回收激励机制和修复工作台,深挖旧件“再生”潜力,确保每一份投入都能转化为效益。这笔“投资”成效斐然,因操作不当导致的配件损耗率直降12%,旧件回收修复再利用率提升15%,年节约各类易耗品成本超80万元。“员工规范操作意识强了,回收旧件积极性高了,队里每年能稳稳“赚”回80万,这笔投资花得真值!”队长钟向锋掰着指头算清了这笔“生财账”。
该矿用实践印证,科学投入,精细管理,才是通往高效发展最坚实的“赚钱”之路。下一步,该矿将继续以“赚钱思维”为导航,在设备升级、预防维护和精细管理上持续发力,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张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