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西在矿业领域打出政策“组合拳”,深化涉重金属污染整治,全方位以规范促发展、以整合提效能。
政策层面,在矿山开采管理上,今年3月19日,广西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与应急管理厅联合发文,严格规范砂石露天矿山开采,从选址、出让计划编报审批到生产建设矿山监管,全流程防范“半边山、一面墙”问题,推动了行业安全与规范开采。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也深化改革,明确分级管理,规范评审备案范围与要求、整合储量管理环节、缩短评审备案时限、改革储量登记统计、实行年报集中会审等,旨在夯实资源储量家底、服务矿业经济。
在找矿行动推进上,“十四五”期间积极落实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广西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10个战略性矿种找矿任务。政策通过创新矿业权出让收益起始价征收标准、简化探转采程序等,激发了市场活力。
此外,自然资源要素配置不断创新,允许城镇开发边界内设置矿业权,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试点,鼓励梧州探索“矿地融合”出让试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与此同时,7月9日至10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深入涉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的河池市南丹县蹲点调研。通过实地察看、随机抽查、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先后前往吉朗铟业有限公司、多个尾矿库、相关矿区、选矿厂、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项目等地,以“四不两直”方式突击检查了南丹县安泰矿业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生产流程、污染处理、尾矿库隐患整治等情况,并到南丹火慕供水厂察看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相关情况,走进车河镇灰乐村灰乐屯、拉么村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听取意见建议。
陈刚强调,要统筹建好“两个生态”,推动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大力整治非法采矿、选矿乱象和“小散乱”矿权;加强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统筹矿产资源、产业、园区、矿山整治、生态环保、交通物流及金融支持等其他配套政策;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
广西近期矿业领域的政策红利与整治力度形成叠加效应,不仅推动行业向规范化、高质量方向转型,更通过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的导向,为具备技术、资金、合规优势的大型上市国有矿企提供契机,将引领广西有色金属产业提质增效,为全国矿业领域的规范发展与战略资源保障提供“广西样本”。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