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一种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问题解决思维方式。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孩子们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可通过逻辑或技术手段解决的结构化任务,其核心步骤包括分解问题、模式识别、抽象化、算法设计。
所以,广州图灵编程老师们将计算思维的培养融入日常生活,不仅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习变得有趣且实用。下面和大家分享10个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培养孩子计算思维的实践方法:
玩具总动员:整理与分类大挑战
🔵方法:整理玩具时,让孩子当“玩具管理员”。引导他们思考:玩具可以怎么分?(按种类?按颜色?按大小?按玩的频率?)。一起制定分类规则(算法),比如“所有毛绒玩具放这个箱子,积木放那个盒子”。鼓励尝试不同分类法,看哪种最好找。
🔵计算思维点:模式识别(发现玩具的共同特征)、抽象化(忽略个体差异,关注分类属性)、算法设计(制定分类规则)、分解(把一堆玩具分成几小堆)。
💫亲子互动:“哇,这个恐龙和那个小汽车有什么不一样?哪些可以放一起?”
小厨师养成记:跟着食谱做美食
🔵方法:选择步骤清晰的简单食谱(如三明治、水果沙拉)。让孩子参与准备,强调步骤顺序:“先洗草莓,再切片,最后摆盘”。讨论如果顺序错了会怎样?(先摆盘再切?)把食谱看作必须按顺序执行的指令(算法)。
🔵计算思维点:分解(把做饭分成小步骤)、算法设计(理解并执行顺序指令)、调试(如果味道不对,是哪步没做好?)(更-多-资-讯139-2426-1009)。
💫亲子互动:“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下一步呢?如果忘记放糖会怎么样?”
小小侦探:故障排查小能手
🔵方法:当孩子的玩具车不动了、画笔没水了,引导他们当“小侦探”:可能是什么原因?(电池没电了?轮子卡住了?笔芯干了?)。鼓励一步步检查(算法):先看轮子,再看电池... 记录“破案”过程。
🔵计算思维点:分解(分析可能的故障点)、逻辑推理(因果分析)、算法设计(设计排查步骤)、调试(尝试解决方案,不行再试下一个)。
💫亲子互动:“你的小车不走了,我们来当侦探!猜猜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先检查哪里?”
过家家里的“流程大师”:模拟真实场景
🔵方法:在过家家游戏(如开商店、看医生、建城堡)中,引导孩子规划流程。比如“开商店”:先要进货(输入),然后摆好商品(处理),最后卖给顾客(输出)。顾客买东西要经过哪些步骤?收钱找零怎么算?
🔵计算思维点:分解(拆解角色扮演的步骤)、抽象化(抓住核心流程,忽略无关细节)、算法设计(设计游戏规则和顺序)、模式识别(理解商店/医院的基本运作模式)(更-多-资-讯139-2426-1009)。
💫亲子互动:“宝宝医生,病人来了第一步要做什么?量体温然后呢?”
积木/乐高工程师:建造与指令
🔵方法:搭积木时,鼓励孩子先想好要搭什么(目标),再一步步搭建(分解)。玩得更深入:家长搭一个简单模型,让孩子背过身去。家长口头描述每一步怎么搭(精确指令),孩子根据指令复现模型(练习听指令和描述指令)。
🔵计算思维点:分解(把大模型拆解成小步骤)、算法设计(创建或执行精确的搭建指令)、抽象化(用语言描述空间结构)、调试(模型和指令不符?哪里说错了?)。
💫亲子互动:“你能告诉我,这块红色的积木是放在蓝色上面还是旁边?” “请告诉我第一步放哪块积木?”
家庭寻宝/定向越野:地图与指令游戏
🔵方法:在家或小区设计简单的寻宝游戏。画一张简易地图(抽象化),或用文字/口头指令(算法)引导孩子一步步找到“宝藏”(如“向前走5步到沙发,左转,在第三个垫子下面”)。逐渐增加指令复杂度(加入条件:“如果看到红色花盆,右转;否则直走”)(更-多-资-讯139-2426-1009)。
🔵计算思维点:算法设计(理解并执行序列、条件指令)、抽象化(用符号代表现实位置)、模式识别(识别地标)、调试(走错了?检查指令理解)。
💫亲子互动:“跟着这张‘魔法地图’就能找到惊喜!先找到客厅的大钟...”
规律小达人:发现生活中的模式
🔵方法:引导孩子观察和发现重复的规律:地砖的花纹、衣服上的条纹、每天的作息(起床-早餐-上学)、四季变化、儿歌的旋律节奏。用串珠子、画画(红-蓝-红-蓝-?)或拍手游戏(拍-拍-跺-拍-拍-跺-?)创造和延续模式。
🔵计算思维点:模式识别(核心基础!发现、描述、预测和创造规律)。
💫亲子互动:“看这条围巾,颜色是怎么排队的?下一个应该是什么颜色?” “我们来编一个拍手密码吧!”
零花钱小管家:简单的预算与选择
🔵方法:给孩子少量零花钱,引导他们做小计划:想买什么?钱够吗?如果不够怎么办?(存钱?选更便宜的?放弃一个?)。比较商品价格(简单比大小或算单价),理解“选择”意味着“放弃其他”(条件)。
🔵计算思维点:分解(分析需求和选项)、模式识别(价格规律)、抽象化(关注价格、需求等关键属性)、算法设计(制定购买决策规则)、条件判断(如果钱够就买A,否则买B或存钱)(更-多-资-讯139-2426-1009)。
💫亲子互动:“你有10块钱,这个玩具8块,那个贴纸5块,你能都买吗?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为什么?”
故事拼图:拆解与重组叙事
🔵方法:读完绘本或看完动画片,和孩子一起回忆:故事是怎么开始的?然后发生了什么?最后怎么样?(分解情节)。讨论如果改变某个环节会怎样?(调试结局)。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按顺序复述故事(组织信息)。
🔵计算思维点:分解(拆解故事结构)、模式识别(常见故事套路:遇到问题-解决)、算法设计(按时间顺序组织信息)、抽象化(抓住主要情节,忽略细节)(更-多-咨-讯139-2426-1009)。
💫亲子互动:“小熊一开始遇到了什么麻烦?它是怎么一步步解决的?你能当小老师讲给我听吗?”
合作棋盘/卡牌游戏:规则与策略启蒙
🔵方法:选择规则明确、需要一点策略的儿童桌游(如《鼠来堡》,《幽灵阶梯》或简单卡牌配对/分类游戏)。强调遵守规则(算法),理解轮流转的顺序(序列),思考简单的选择(“我走哪条路更好?” 条件判断),根据结果调整(调试策略)。
🔵计算思维点:理解并执行算法(游戏规则)、模式识别(卡牌图案、路径规律)、简单策略/条件判断(做选择)、调试(输了?想想下次怎么玩更好)。
💫亲子互动:“轮到你了,规则说可以走1-2步,你想走几步?为什么选这条路?”
不过在培养孩子计算思维能力时,爸爸妈妈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兴趣第一!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切入(车、恐龙、公主、做饭、户外...)。
✅️重在过程,而非结果:不要追求“正确答案”,鼓励尝试、探索和说出思考过程。“你是怎么想到的?”比“你做对了”更重要。
✅️游戏化语言:多用“挑战”、“探险”、“侦探”、“工程师”、“小管家”等角色代入词汇。
✅️从具体到抽象:幼儿需要大量实物操作(玩具、积木、食物),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引入符号、图表和更复杂的规则。
✅️融入日常生活:抓住洗碗、收衣服、逛超市、上下学路上的各种小机会提问和引导。
✅️拥抱错误:把“调试”过程(出错、检查、修正)视为宝贵的学习机会,而不是失败。“哦!小车还是不动?那我们再试试检查电池方向对不对?”
✅️扮演好引导者:多提问(开放性问题),少直接给答案。和孩子一起探索、发现。
最后,广州图灵编程老师们希望通过这些充满乐趣的日常互动,能够让计算思维的种子在孩子心中自然萌芽(更-多-咨-讯139-2426-1009),逐步成为他们未来解决问题、理解世界的有力工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