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至17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的专业指导下,由国家级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承办的2024首届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创新发展论坛圆满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原副司长周杰,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处长李中方,樟树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凤英等各级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开幕式,郭翠芳担任论坛主持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原副司长周杰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卫生、科技、经济、文化和生态资源,在糖尿病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论坛为中医药领域专家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对探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最新研究进展,促进经验分享和科技创新意义深远。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推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事业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处长李中方在致辞中指出糖尿病作为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中医药以整体观念为核心,通过药物、食疗、运动、针灸、推拿、情志调理等多种手段,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江西省将持续推动中医药改革示范区建设,完善中医药治未病配套政策、强化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丰富中医治未病服务内涵,为中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樟树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凤英在致辞中表示,樟树市作为唯一的“中国药都”,历经1800年发展,形成完整的中医药产业链。全市医药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产业链涵盖药材种植、药企研发、生产和流通。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本次论坛为业界专家提供了深入交流的机会,相信通过这次论坛,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技术进步,为人民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国家级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刘铜华作《糖尿病管理新认知我的血糖我做主》主题讲座,解读了《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养生思想,引用古代中医理论,指出调节情绪、适时起居、节制饮食、适度运动是维护健康的基础,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和情绪调节显得尤为重要。倡导“我的血糖我做主”的观念,鼓励患者树立自我管理意识,通过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来控制病情。提出“仁者寿”养生哲学,鼓励大家保持乐观心态,减少焦虑,从而更好地应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负责人陆灏作《与糖尿病偕行——老年朋友的“控糖”之路》主题讲座,介绍了老年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通过健康教育减少发病率,二级预防旨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侧重通过多学科管理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血糖管理方面,提出个性化血糖控制目标,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和全面健康评估的重要性,建议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保护心血管和肾脏功能。
国家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院大内分泌科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分会副会长范冠杰作《哲学中医之中医临床思维困境与深度思考》主题讲座,探讨中医诊疗中的思维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案。指出中医需要从哲学高度进行反思与提升。特别提出“动定序贯范氏八法”,这一思维模式强调动态思维和定律观的结合,通过序贯思维统筹诊疗过程,针对消渴病等常见疾病提供个性化的治法与药方组合。总结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提升路径,为未来中医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指导。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李显筑作《康养基地的重要作用》主题讲座,强调通过中医药调理体质、疏通经络、改善生活方式,可有效防治糖尿病等慢性病。康养基地的建设对慢性病的逆转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提供体质辨析和健康干预,还通过药食同源的食疗方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改善糖脂代谢;结合中医推拿、艾灸理疗等方法,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病,最终实现健康管理和疾病逆转。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24首届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创新发展论坛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深入探讨如何通过中医药新路径、新策略、新方法,推动糖尿病防治工作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从而实现全民健康的宏伟目标。论坛过程中,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专业视角为我们带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提供了全新的启发,为健康管理和慢病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