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洛学院魔芋创新团队携手地方农业技术部门,于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植物病理学报》发布重要成果,首次报道由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引发的魔芋软腐病。这一发现填补了由该菌引起的魔芋病害研究空白,为秦巴山区魔芋产业病害防控提供关键理论支撑,对促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田间病害成灾,科研团队勇克难关
魔芋,作为一种特色经济作物在商洛有大面积种植。然而近年来,商洛山阳、丹凤、镇安等主要魔芋产区的软腐病发生率一直处于高位,危害程度大,严重时会使魔芋颗粒无收,芋农损失惨重。由商洛学院园林和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组成的魔芋创新团队,已多次深入魔芋病害发生重灾区,持续开展多年的系统跟踪调研。团队通过采集典型病株样本和根际土壤样本,运用生物学方法与基因测序等技术,鉴定出了新型病原菌菌株,筛选出了针对性的拮抗菌,为进一步开展生物防治奠定了关键理论基础。
科技赋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提速
该成果得到商洛市农技推广站专家的高度评价“该研究将实验室的成果用于田间,助农户科学应对病害,可为芋农大大减少损失”。目前,该团队正联合企业开发基于该病原鉴定的早期快速检测技术,筛选具有强抑制效果的生防菌,为进一步研发生物农药和生物菌剂做好准备。位于丹凤县石槽沟村魔芋种植大户王先生说:“以前种魔芋靠经验,遇病害没办法。现在有科技支持,我们信心足!”随着魔芋病害防控技术的不断优化,商洛魔芋产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将不断提升,区域品牌的价值也将不断增强。
立足地方需求,彰显高校科研担当
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团队,商洛学院魔芋创新团队秉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理念。该成果展现了高校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凸显出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未来,该团队将不断提高魔芋病害的早期诊断技术,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防控体系,为当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