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承载历史记忆的老旧建筑重获新生?如何留住城市“乡愁”?在老旧建筑改造领域,大宸设计展现了对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创新思考,其作品通过“建筑活化”策略,将一座座颓败的老厂房、旧街区转化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地标,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创新范式。
大宸设计·松口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提升项目
一、多维赋能,激活城市细胞
作为拥有建筑工程甲级资质的综合设计机构,大宸设计构建了涵盖规划、建筑、景观、装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在松口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提升项目中,团队以“原真性、完整性、可逆性”为原则,对南洋骑楼建筑群实施“一栋一策”精细化修缮。通过保留灰塑工艺、木构梁架等历史肌理,叠加文化博览、VR 体验等现代功能,将濒临倒塌的古街转化为客侨文化体验带。这种 "修旧如旧" 的改造哲学,在其大元帅府修缮项目中同样得到印证。
二、技术创新,重塑空间效能
面对城市空间资源紧张的现状,大宸设计以技术突破实现空间增值。在黄埔现代物流中心改造中,通过垂直叠加的立体设计,使仓储容量提升 300% 的同时,碳排放降低 42%。团队更创新性地将 BIM 技术应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在惠城区 2024 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通过三维建模精准定位管线问题,将施工周期缩短 25%。这些技术实践不仅提升了空间使用效率,更形成了可复制的“微更新”模式。
大宸设计·南沙湿地廊桥寻梦项目
三、文化叙事,重构场所精神
在南沙湿地廊桥寻梦项目中,大宸设计团队将废弃的水利设施转化为文化地标。通过保留码头水道、闸门等工业符号,结合光影艺术装置,打造出 "记忆长廊" 与 "生态观景台" 的复合空间。这种叙事性设计手法在佛山粤绣产业园改造中尤为突出 —— 将百年绣坊改造为非遗展示中心,通过旋转展墙、互动投影等现代展陈手段,使传统工艺与当代审美产生对话。
四、民生为本,提升人居品质
在服务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大宸设计始终将居民需求置于首位。在老旧社区改造中,团队通过“海绵城市”技术解决内涝问题,增设适老化设施提升居住舒适度。这种民生导向的设计思维,使公司连续三年中标惠州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改造面积超百万平方米,惠及居民逾万户。
从岭南骑楼到摩天大厦,从工业遗产到社区微更新,大宸设计用 2000 + 项目案例诠释着“让建筑延续生命”的理念。通过空间重构、技术创新与文化激活的三位一体模式,公司正以设计为纽带,连接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当松口镇的火船码头重现商贸盛景,当南沙湿地的锈迹钢梁焕发艺术光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建筑的重生,更是一座城市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想象。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