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几亿年后的智慧生命,把各大平台的年度报告作为研究人类的珍贵历史资料,他们可能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事实上,就连当事人自己都要被气笑了。
本部门公认的文艺青年台柱子李放鹿,日常热爱崔健和万青。
但当她信心满满地生成了自己的年度歌单,发现常听歌曲前九都被影视金曲承包。
后来经过回忆,发现这些歌都是为了写稿听的。
“今年我一共写了17篇影评文章,主题曲差不多就是歌单上的这些。”
奇迹再现音乐:毛华锋 - 永远的奥特曼
这就是李放鹿写奥特曼时的工伤。
大数据懂我?懂个屁,它现在只愿意看我被生活折磨的样子。
你看如今这些APP出的年度总结,个个都在往打工人心窝子上戳。
“听过最多的一首歌,是公司年会节目的伴奏曲。”“最晚一次点外卖,是因为那天加班赶工作,男朋友还跟我吵架了。”
最可气的是连职场APP们都来凑热闹,争先恐后地统计今年回复了多少条客户消息、开了多少次视频会议。
“怎么,是希望我回顾当时在八百个群里焦头烂额的噩梦吗?”
01年度报告里的我,是最狼狈的时刻
在网上晒年度报告一向是个高危行为,鄙视链大网随时伺机而动。
但经历了这几年“晒总结”“没人在乎你的总结”“我不在乎你在不在乎我的总结”的套娃式反转,大多数人都已经进入了新的境界。
最常见的行为艺术,是当看到微博上有人发出这张表情包的时候——
第一反应不是尴尬,而是排队晒出自己的年度总结。
倒不是因为不在乎别人眼光了,而是这玩意越来越跟品味没啥关系。
它是针对甲方和老板的死亡笔记,是打工人虚假冲锋的号角。
时刻提醒着人们,是如何把生活拱手相让的。
当打工人的年度歌单上出现奇怪的东西,没有一个甲方是无辜的。
听最多遍的歌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形势所迫。
比如我们的读者@阿练 昨天就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的年度最爱歌手是郭德纲。
直到翻了翻工作群记录,发现自己8月份为新项目加了一个月的班,每天都忙到半夜回家洗洗就睡了。
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就此成为了她的淋浴最佳拍档。
“内容好笑,能随时暂停。更重要的是郭老师中气足,隔着水声也能听清楚。”
另一位朋友,品味有点独特。
从今年夏天他重新找到工作开始,播放最多的是《二泉映月》。
“不是对古典音乐有什么执念,实在是那悠扬中带着悲切的旋律,非常有助于我高效打工。”
而当我进一步咨询这位仁兄是做什么行业的,需要如此猛药来保证自己的工作热情,他却故作神秘地摆摆手。
这其实让人很难理解,居然有工作需要靠听歌保持悲愤?
我每天熬夜写稿的时候,都伤心到要靠循环播放摇滚乐,才能勉强保证产出。
但总而言之,靠年度总结找同类的做法已经不管用了。
你要是想找“受害者”,可能还有那么点靠谱。
例如外卖平台做的年度总结,只需要备注里一句诚恳的请求——
就知道当事人跟我一样,也曾经经历过“饭盒打水一场空”的悲剧。
大数据正在记下打工人最最狼狈的瞬间。
比如普通人的业余爱好,是如何被工作和生活琐事侵占的。
你以为自己是个品味不错的欧美流行乐迷,却发现登顶年度歌单的是《回乡偶书》的朗诵音频——
才想起两个月前刚刚入职某学校做语文老师时,是怎么为一堂公开课殚精竭虑的。
当然,惊讶的肯定不止你一个人。
如果贺知章听说了这件事,估计都得穿越到现代来看看。
万万没想到时隔1300多年,自己突然在华语乐坛刷了一把存在感;
就因为中部十八线小城里的某所学校,决定让他们的青年教师准备几节公开课。
如今,没人能真正保持自己年度总结的纯洁性。
那里上演的已经不再是模拟人生,而是“人类一败涂地”。
我有个朋友今年播放了400多遍《全国第八套广播体操》,因为公司每天中午都要组织大家做操;
二我甚至有点羡慕他。至少他中午还能光明正大地活动活动胳膊腿。
但其中最惨的,还要数那些年轻爸妈。
如果说别人的年度总结只是“被入侵”,那他们大概是拱手让出了。
什么这是我的总结吗?我的音乐年龄只有8岁?
“我不爱听儿歌也不爱听摇篮曲,但是有了娃以后再也没自己听过歌。
今年播放了558次《德彪西:月光》,不是我喜欢钢琴曲,而是我儿子只有听这个才能睡着。”
02“我为什么在凌晨2点,听了56遍大悲咒?"
当然,年度总结展现的也不只有惨。
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打工人的自救指南。
比如我怎么也料不到,今年能与宝宝巴士齐名的年度歌手,居然是他——
印能法师,代表作《大悲咒》《心经》。
大悲咒之所以能成为年度歌单的无冕之王,估计也是因为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平心静气”功效。
就像去年网上流传的那份“乙方歌单”,约等于音乐界的速效救心丸。
@当红段子姬
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人会在被甲方猛虐之后的夜晚,把这首歌单曲循环了99遍。
“听了好几个版本,还是印能法师的效果最好。”
@荡秋千的橘
不过也有人表示,自己听大悲咒不是为了静心。
而是因为经常会在没有路灯的公司楼下慢跑几圈,全靠听大悲咒壮胆。
至于为什么不能白天跑,又为什么不干脆去健身房——
这又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年度总结正在逐渐脱离趣味的范畴,进入“情绪治疗”的境界。
从这个角度来说,晒总结等于晒药方。
“这个歌单/视频/书/电影我抄走了,下次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
虽然AI们会对事物的表象产生误解,但经历过折磨的人类都懂。
当你今年看了将近3000个美食教程视频,大数据只会自动把你分类为一名想当厨师的有志青年。
但同样是天天忙到没空吃饭的打工人,却一眼能看出你根本半顿饭都不曾做过。
有人在重要考试的前夜反复聆听《乒乒乓乓天下无双》,大数据只会认为你热爱这项体育运动。
谁知道你只想听那句:“不就是赢吗?”
至于老王在7月的第一天凌晨选择欣赏《国际歌》,可能在欣赏艺术;
不过我猜更靠谱的解释,可能在心潮澎湃之后,比较容易入睡。
是的,如今“听歌助眠”这件事,大概比听歌本身更刚需。
李放鹿的前十榜单里有九首是影视金曲,剩下的一首毫无惊喜地是助眠白噪音。
她说,自己今年还听过231次不同版本的g小调巴赫;
“据说焦虑失眠的时期,听古典音乐舒缓心情效果最佳。”
不过,这古典可能也得分情况。
如果一不小心选错了曲风,效果就会大相径庭。
根据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份年度歌单,有朋友睡得最晚那天在听《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更离谱的是,当时还有284个人跟他一起听。
后来我去问他,他说自己听了这么多遍是因为“睡着了”。
但当我看到图片中那个“马头琴”的前缀时,就知道事情并不简单。
于是半信半疑地搜索这首歌来听,看看能不能为自己的助眠曲库怒填一员大将——
结果第一个音符一出,就差点把来不及调小音量的我直接送走。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音乐:齐·宝力高 - 维也纳金色大厅
6分半的纯音乐,全程有颤音、有高音。
“作品是好作品,就是不太适合睡觉。”
至于我那位朋友能任由它在耳边播放个几十遍,依然沉沉入睡,固然是天赋异禀;
而且我猜他八成自己住,不然迟早要被室友和房东扫地出门。
03灰头土脸的生活,大数据记得
就在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还是不断有新的年度总结冒出来。
跟互联网上很多容易过气的东西不一样,网友们对它们的热情虽然偶有减弱,但从未消退。
曾经花样百出的年度总结,是网友们展示自我的赛博社交。
而现在很多人好像都不在广而告之,只是私下里跟朋友吐槽调侃。
年度歌单、年度总结,就是互联网时代自动书写的日记。
虽然越来越多的时候,记录的是不那么愉悦的部分。
发现X月X日凌晨还没睡,兴冲冲去研究那天有什么大事发生。
结果翻遍了聊天记录,发现在熬夜给项目做PPT。
@莺时24
头脑很容易在重复的日常里变模糊,所以我们总是格外看重那些看起来不同的节点。
就像有人会在年底审视自己的年初目标,也有人会在网红景区的邮局“给未来的自己写信”。
多数人都是重复地度过了365天,从周一到周日,再从周一到周日。
大数据给出的答案常常狗屁不通,但至少像模像样地标记出了一点什么。
为什么我的年度歌单反反复复都是那几首?
因为每天都要在地铁上听歌,又舍不得用流量,只能一直循环本地歌曲。
为什么斗地主背景音乐名列第一?
因为过年回家的时候家里亲戚打牌,自己闲着没事儿在一旁做气氛组。
你某天点了份“超级管饱单人套餐”,真实原因或许只是没吃午饭特别饿。
但刚好撞上情人节,一切就好像都变得黑色幽默起来。
那些被生活折腾,又被AI以奇怪方式解读的日子,拿出来可能毫无炫耀意义。
更是像是给自己看的。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看的是灰头土脸的一年里,有没有哪天格外灰头土脸。
不过有时候有时候也会发现意外之喜。
我有位同事这几天痴迷于各种年度总结,几乎把所有平台的都看遍了。
然后她发现,自己在所有平台的“熬夜日”都是神秘的7月12日凌晨。
把通宵赶稿、吵架离家出走之类的原因想了个遍,才发现那天是意大利在欧洲杯上夺冠。
她看了一晚上的比赛,整个人都沉浸在激动中。
“人能记住的事情真是有限的,这才过了几个月啊,我自己都快把这事儿忘了。”
但没关系,反正大数据记得。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