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小米召开新品发布会,不知道大家看了没。
从介绍 MIUI 13 可以覆盖到个人、家庭、企业三大场景,到雷总上台正式发布小米 12 系列,再到推出 Watch S1 等,最引人讨论的,其实是下面这两条信息:
1、小米未来 5 年研发投入提高到 1000 亿。
2、小米正式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
小米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小米累计投入 93 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51.4%。
看上去好像还可以,但对比苹果,差距就出来了,2020 年,苹果在研发费用上投入 1277.4 亿元,即便是国产华为,也在研发上投入了 1418 亿元。
这样一比较,差距其实是比较大的。现在小米放话,表示未来 5 年内研发投入提高到 1000 亿,一方面是消除外界对小米核心自研技术的质疑,另一方面,也为自己要对标苹果这一态度加以肯定。
不过,针对小米对标苹果一事,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
支持的人表示,小米这次不是对标友商,而是对标苹果,很有勇气,没必要去嘲笑,国产机就是要支棱起来。
从华为到荣耀,发布会永远对标的都是三星和苹果,这也是大家最喜欢看到的,自己人不要相互内卷多好。多考虑用户体验,多提升技术,在此基础上,再去对标海外企业,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质疑的人认为,这次小米的发布会没啥亮点。因为小米手机进化到今天的 12 Pro,不论是快充,还是摄影摄像,IMX766 也好,IMX707 也罢,基本都到一个天花板了,所以基本也看不出有啥特别大的亮点。
目前任何基于安卓的系统,包括小米的 MIUI 存在的各种 Bug,在稳定性和流畅度上,距离苹果都有差距。手机散热不行,质量瑕疵等等,这些不好的体验依旧存在,那么小米要咋对标苹果呢?
再有,小米是追求性价比的品牌,当年还有「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市场定位不一样为什么要对标苹果?
小米以 iPhone 为标杆,出发点是好的。但该有的问题也要指出,并不是一味地鼓吹,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把目标说大一点可以,那就需要把事情做细一点,把手机做精一点,把实力做强一点,这样到最后,没准能获取出乎意料的惊喜。
雷总自己也说了,自从宣布对标苹果后遭到很多网友冷嘲热讽。但他依旧认为国产手机就应该有去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有对标苹果的决心是好事,但很多人怕最终成了「吹牛」。
回想上一次看小米发布会的时候,还是被雷总的那份情义所感动,当时雷总在发布会末尾,表示要将 3.7 个亿的购机款全部退回给第一批支持小米的用户手上。
不少人包括我,都被雷总这波格局和情义感动到。但光靠情怀是无法持续发电的,用户在消费的时候,看重的还是价格和性能。
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日后若真的能在整体性能上真的能超过苹果,更多用户自然也愿意买单。
但说实话,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新的瓶颈已经开始有了。苹果继续引领手机行业的地方,也已经从技术转变到了手机智能生态体验的细分方向。
生态是小米最大的本钱,在家居和出行上有了自己的生态链。而一直想做智慧家居的苹果,目前的生态,更多类似于一个内容供应商,而不是硬件生产商。
再有,在智能汽车这块,小米也开始造车了,而苹果造车尚且还未实际落地,所以,如果小米能先开出一辆年轻任性价比高的电动车,或许会有更多人买账。
所以,相比期待小米手机,更期待小米的汽车,甚至是以后的小米房子也未尝没有可能。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