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轻摇于林间,匠人细心采撷,去其糙皮,留其精华,化为细长柔韧之竹条。匠人指尖轻舞,竹条仿佛被赋予了灵魂,交织缠绕,编织成一幅幅竹编艺术品。这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匠人心意的传递,每一根竹条都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每一幅作品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张心荣,这位来自象山的非遗竹编大师,便是在这片翠绿的竹海中,用一根根竹条编织出了一段段动人的艺术传奇。
2024年8月4日下午,在象山非遗馆内,宁波大学阳明学院“遗”梦千年,万象“根”“星”团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学习的热情,与张心荣老师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深度访谈。这次访谈,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艺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接下来让我们步入张老师的竹编艺术世界。
图1:张心荣老师的竹编作品 宁波大学 王竣 摄
竹缘初启
“我从1972年就开始接触竹编了。”张心荣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竹编技艺的深厚情感。选择竹编这条路不仅源于家庭的传统,更蕴含了他对竹编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在那个物质并不充裕的年代,竹编作为生活必需品,承载着家庭的生计与希望。张心荣父亲以编织箩筐、苔篰等实用物品为生,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物件,实则凝聚了竹编人的智慧与汗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张心荣自然而然地继承了这份技艺,从选材、破竹、削篾到精细编织,每一步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努力。然而,张心荣并未满足于仅仅继承父辈的传统技艺。他深知,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竹编生活用品的市场需求已逐渐萎缩。为了让竹编技艺焕发新的生机,他毅然决定进行创新,将竹编技艺从生活用品拓展至艺术品领域。这一决定不仅展现了他对竹编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更为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图2:张心荣老师讲解竹编技艺 宁波大学 王竣 摄
匠心传承
“学习一门技艺,往往不适合向父母学习。” 在传承技艺的过程中,张心荣始终秉持着“严师出高徒”的信念。他坦言,自己是通过跟随师傅的严格教导,才逐渐掌握了竹编技艺的精髓。如今,他也致力于将这份技艺传授给下一代,尽管面临徒弟难以坚持、市场不景气等挑战,但他依然坚守初心,用自己的热爱与执着,为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力量。此外,张心荣还十分注重技艺的规范与传承。他讲到曾经求学的经历,学徒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遵守严格的规矩,经过反复练习与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竹编技艺的精髓。他的这种严谨态度,不仅体现在对技艺的传承上,更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畏之中。如今,张心荣也收了不少徒弟,虽然最后可能坚持下去的并不多,但是他依然不遗余力地传授技艺,希望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的徒弟们有的很用心,已经能够在国际上获奖了。”张心荣的话语中充满了骄傲与欣慰。他相信,只要有人愿意学、愿意传承,竹编技艺就不会消失。
张心荣不仅是技艺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他不仅在宁波、象山等地开设非遗课堂,还走进学校、社区,为小学生、大学生等不同层次的学生授课,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项传统技艺。他通过讲述竹编的历史与文化,让学生们了解非遗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他也注重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在非遗课堂中,我们要讲故事给他们听,要把历史也讲给他们听。”张心荣说。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竹编、爱上竹编,从而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创新共翼
创新是张心荣竹编艺术的生命之源。他不断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技艺之中。无论是竹编字画还是融入二维码元素的作品,都展现了他对创新的执着追求。“灵感是‘突如其来’的。”张心荣说。他善于捕捉每一个细微的灵感火花,并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作品。同时,他也注重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根据客户的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作品。正是这种不断尝试、不断修改的精神,让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在工业化、机器化的浪潮中,手工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张心荣却坚信手工的价值与魅力。“手工的更贵,机器一下子就做好了。”他说。他认为,手工制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蕴含的人情味与匠心精神,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对于未来,张心荣充满了希望与期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竹编、关注非遗。同时,他也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注,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图3:团队成员请张心荣老师签名 宁波大学 王竣 摄
竹韵长存,匠心永续
张心荣用一根根竹条编织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也编织出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他的竹编技艺不仅是一门手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像张心荣一样,用心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行动去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竹编的光影永远照耀在华夏大地上,让匠心的火焰永远燃烧在我们的心中。
图4:团队成员与张心荣老师合影留念 宁波大学 王竣 摄
作者:宁波大学 高康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