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行业正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聚焦到“新宠”Mini LED身上。然而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被寄予厚望的Mini LED表现却不及预期,让整个产业陷入“空欢喜”。进入2022年,Mini LED需要打一场“翻身仗”。
显示行业的“新宠”
2021年被业界视为Mini LED技术的商用元年,苹果推出重量级Mini LED相关产品,三星、TCL、创维、海信、康佳等电视品牌对于Mini LED的卡位战日趋激烈,华为、小米也已加入战团。巨头开路下,Mini LED赛道变得热闹非凡。
苹果在2021年陆续发布了搭载Mini LED 背光显示屏的新款12.9 英寸 iPad Pro和新款MacBook Pro。据产业链消息,苹果将在2022 年发布的新款 MacBook Air中也配备 Mini LED 背光屏。
三星电子在2021年推出了一系列50~85英寸中高端4K以及旗舰55~85英寸8KMini LED电视机,首年出货即破百万水平,达150万台。TCL在2019年已实现Mini LED电视的量产,迄今已推出多款Mini LED智慧屏系列产品。创维自去年2月发布首款Mini LED电视后,又在9月推出75英寸和86英寸的Mini LED电视Q72。康佳除Mini LED电视外,还在2021年发布了首款Mini LED背光显示器和影院Mini LED屏。海信则在CES2022展会上推出了搭载自研8k画质芯片的mini LED电视85u9h。
华为、小米也没有缺席。2021年7月,华为发布了旗下首款Mini LED背光电视——售价24999元的华为智慧屏V 75 Super。小米更是早在2020年9月就推出了其首款Mini LED产品——小米电视大师至尊纪念版。
目前,Mini LED正处于产能扩张期,上游芯片材料、中游面板以及下游终端蓄势待发,市场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据预测,仅苹果、三星和华为三家主要厂商2021年的产品,就有望带动上游11万片/月的Mini LED芯片出货量,对应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6年中国Mini LED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亿元,2020年-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50%。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整个显示行业而言,Mini LED背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可以推动显示技术创新迭代、对标OLED。当前,传统LED在高端显示市场受到了OLED技术的挤压,而MiniLED的出现在关键显示性能指标上极大缩短了与OLED的差距,同时其在性价比方面也颇具优势:如今Mini LED的显示效果已与现有的OLED非常接近,但其价格却是OLED的60%到80%。另一方面,Mini LED背光技术能够进一步延长LCD的生命周期。
此前,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曾指出,若MacBook与iPad因采用Mini LED面板而得到市场更多正向反馈,将会有更多非苹果厂商仿效苹果采用与推广Mini LED的策略,而这将会大量消耗LED的产能。
奥维睿沃高级研究经理荣超平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Mini LED的应用广泛,从小尺寸VR设备到大尺寸电视其实目前都有相关产品。Mini LED对于上游供应链和下游终端厂商来说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市场表现不及预期
随着Mini LED背光在2021年商用化的启动,来自上中下游的设备、芯片、封装、背光模组、面板、终端品牌厂商纷纷布局,为了抢得先机而投入大量的资金与精力,直接推动着Mini LED产业驶入快速成长的车道。
在终端应用上,Mini LED电视成为最为火热的一个板块。根据去年多家市场调研机构给出的预测,2021年全球Mini LED电视出货量预计在300万-500万台之间。不过,最终市场给出的反馈却不及预期,让整个显示行业等来了一场“空欢喜”。
奥维睿沃(AVC revo)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Mini LED电视出货量150万台,虽然相比2020年有巨大飞跃,但只达成品牌厂商2021年初300万台出货目标的一半。其中,三星电子是最大的出货厂商,占据Mini LED电视78%的市场份额;其次是TCL,占据16%份额,其他品牌厂商虽然入局,但是份额还较低。而相比之下,2021年OLED电视出货量达670万台,年增70%。
虽然目前Mini LED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受制于成本因素及差异化消费需求,Mini LED背光产品率先被应用至中高端细分市场。通过采访多位业内专家,记者发现成本问题是阻碍Mini LED规模化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2021年主流品牌厂商陆续发布了Mini LED电视,但是从定位上来看,Mini LED电视价格并不低,有些价格甚至超过OLED电视。”荣超平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Mini LED技术在目前发展过程中,面临技术、成本、与OLED竞争等方面的挑战。
首先,技术方面,Mini LED在持续缩小LED间距的过程中,面临芯片、封装、驱动IC、背板等诸多方面的难点。其次,因为Mini LED电视成本高,导致整机售价高昂,不利于市场渗透。另外,Mini LED在高端市场发展受到OLED的竞争,作为在LCD基础上改良的技术,Mini LED在对比度、区域控光效果方面向OLED 技术靠拢,但还是需要通过背光发光,因此在轻薄、可卷曲性等方面还是不如OLED。目前Mini LED电视售价并不占优势,因此Mini LED电视要想快速发展,还得解决技术、成本等问题。
此外,行业规范也是Mini LED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问题。目前Mini LED相关产品类别多、定位不够清晰,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TCL华星光电Mini/Micro LED技术研究专家李文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是MiniLED起量的一年,但整个Mini LED行业中应用最多的领域还是在大尺寸电视和电竞显示器,以及少量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上。其整体的工艺尚未完全定型,因此各厂商的成本差异很大,导致终端产品成本高,客户接纳度不高。
“技术方面的限制倒不是特别多,主要是由于整个行业中的参与者不够多,各方能力不一。而Mini LED相当于一种新技术,和原来的常规产品相比要求更高,技术实现方式、供应链(设备,材料,工艺)变化,技术累积程度(尤其是COB工艺)以及生产制造良率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终端成本。”李文涛告诉记者。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指出,出货量只是时间问题,而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成本问题,解决的方向是靠品牌来拉动。
打一场“翻身仗”
Mini LED在2022年的发展势头将有增无减。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显示,2022年Mini LED电视年增率翻倍,出货量将挑战450万台。
胡春明向记者表示,Mini LED背光的应用主要是大尺寸应用,包括电视、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等。其技术前景目前看比较明晰的是玻璃基,市场前景还是在传统应用上,方向应该是成本降低或产能消耗。而Mini LED直显的技术前景和方向都跟背光相同,但市场还应在新的增量市场机会,比如对PCB基产品的替代,或者影院等。
2022年1月举办的CES2022(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可以被视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本届展会上能够看到Mini LED技术备受青睐,新产品不断增多。首先是先前已经入局的三星和TCL持续发力Mini LED,均推出了新款Mini LED电视和显示器。据TCL透露,Mini LED是TCL电视目前核心战略方向,2022年TCL将推出3大系列、4个尺寸、7条产品线、18款Mini LED产品。此外,一些其他品牌也加入Mini LED的阵列之中,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日本索尼首次引入了Mini LED技术,并推出了两款Mini LED电视产品。
而Mini LED产业的蓄势待发,并不是终端厂商的“一厢情愿”,其背后的底气来自于产业链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的积极行动。
在上游芯片厂商中,国内LED芯片龙头厂商三安光电频频增资Mini/MicroLED,在Mini/Micro LED的布局上持续加码。去年9月,三安光电发布公告,拟募资不超过79亿用于湖北三安光电有限公司Mini/Micro显示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进一步扩大Mini/Micro LED产能。根据三安光电目前取得的意向性订单,2022 年订单金额约 2.2 亿元/月(美元按照 6.5 汇率折算)。
胡春明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Mini LED技术产业化进程加速的原因跟OLED和Micro LED等竞争技术相关,但更主要的还是LCD技术自身升级的需要,供给侧的动力要比需求侧的拉力大。”因此,Mini LED技术的发展前景一是要看其能否帮助LCD技术提高附加值,即以不断降低的成本不断下沉扩大应用规模;二是要看其能否开辟更新的增量细分市场。现在看来,前者的市场表现更乐观一些。
在面板厂商中,TCL华星从2017年起就率先布局全产业链,多年来持续深耕MiniLED的技术与产品研发,在Mini LED核心技术链条上的背光设计、背光技术、整机模组等12个领域拥有几十项技术制高点和数百项专利技术。京东方从2020年开始,将MLED(Mini/Micro LED)列为独立事业,并推出一系列Mini LED背光和直显产品,提升MLED领域的技术和市场能力成为其未来3-5年重点关注的方向。终端厂商创维也于去年5月斥资65亿元围绕Mini LED芯片、背光模组、电视、直显等项目建设。
未来在终端厂商的牵引下, Mini LED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持续加码,Mini LED相关产品也会持续放量。而随着上游产业链技术成熟度的改善,技术端优化和成本端下沉,Mini LED应用将进一步普及。对于“空欢喜”的Mini LED而言,也亟需在2022年打一场“翻身仗”为自己正名。(杨鹏岳)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