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天津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妙染生花”团队于2024年8月在彭妍老师带领下,赴大理白族自治州开展暑期调研实践,切身体验扎染文化,感受非遗独特魅力。
团队成员与蓝续创始人张翰敏、张斌老师合影 舒闻摄
一 执传承之手,染文化之境
坐落于云南大理洱海旁的喜洲镇周城村,被誉为“民族扎染艺术之乡”,村中的白族妇女尤其擅长扎染和刺绣,几乎“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非遗+旅游”的新型旅游方式成为文旅热点,越来越多的游客纷纷奔赴周城村深度体验白族扎染,促进扎染坊从20多家发展到近200余家。路旁家家户户摆放着贴有甲马的染缸,晾晒着扎染成品,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走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之路,进一步带动着周城村经济良性循环,使周城村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妙染生花”实践团走访周城村数十家扎染坊后,走进蓝续,和返乡创业的张翰敏老师共同找寻心中的那一抹蓝色。张翰敏老师介绍,从记事起扎染就是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的媒介,可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手段,更是幸福感、满足感,是形影不离的存在。在外工作、生活之后,越来越感受到扎染的在地性,扎染也逐渐成为连接着村庄、自然和发展的存在。在蓝续的发展过程中,不断领悟扎染老人的见解,打造出精巧的团队,回归扎染本身的技艺,发展出自己的社区。
蓝续创始人张翰敏老师在设计扎染 舒闻摄
在深耕乡村的十年里,蓝续推出自己的文化体验课堂,由扎染老师小班授课,在课堂中介绍真正的古法植物扎染并鼓励游客们动手体验。近年来,蓝续联合小红书等多家平台开展公益扶持计划,将每个体验项目的百分之二十反馈给坚守的手艺人,接纳越来越多的人回乡传承扎染技艺,成立公益学堂以提供白族乡亲了解、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用80多次的公益活动影响三四千人,播种了扎染的种子。她带领14位白族妇女成为优秀的乡村课程老师,150多位妇女成为扎花、车缝、刺绣工作的主要力量,成为“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在她看来,在传承白族扎染的基础上,打造经济平台,带动乡村共同致富,是她追求的下一目标。
团队成员参与扎染体验课堂 舒闻摄
二 赴传承之路,续文化之韵
“妙染生花”团队在调研时和张斌老师进行交流探讨,张斌老师表示:“白族扎染一直保持着可持续的流动状态,我们要在传承技艺的同时,实现社区共同地可持续发展,还要不断走进我们的高校,让白族扎染融入更多人们的生活。”
团队与蓝续创始人张斌老师交流探讨 舒闻摄
随后,团队成员跟随老师学习了古法扎染技艺,主要分为扎布、洗布、染布、晒布四个部分。首先对白布进行扎、缝、缚、夹等多种形式,我们选用白族特色的图案,用针扎缝,让扎结部分能保持原色,其余部分均匀受染;通过先煮后洗,用沸水煮三至五分钟,再取出反复清洗,洗去白布表面附着的杂质,不让白布在染色时受到影响。
团队成员学习扎布 舒闻摄
清洗过后,用植物染料反复染色,一次次浸染使得蓝色更深一分;最后再反复漂洗,起到固色作用,在白布不掉色后即可晾晒。扎染前后经过设计、扎花、沉淀、拆线、漂洗等13道工序,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制作,扎染最终成型。
团队成员学习染布 舒闻摄
在一次次地浸染中,我们看到了工匠的耐心与细心,在一声声的教导里,我们体会到白族奶奶的和蔼与善意。我们感受到大家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与信心,也将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在蓝天白云下,赓续历史文脉,传承非遗技艺。
团队成员创作新的扎染图案 舒闻摄
团队成员学习织布技艺 舒闻摄
三 创传承之新,铸文化之魂
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传承因创新而历久弥新,团队与蓝续积极探讨未来发展、创新之路。张翰敏老师告诉我们:“不论是哪家扎染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大理蓝,我们应该更加分享和联合,一起守护大理蓝。”在发展的过程中,蓝续作为先行者,将“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带动周城村百余人就业。蓝续还将自己独特的扎染技艺传授给游客,植物染的发展也促进了循环再生的环保生态理念。
团队成员与蓝续织布奶奶合影 舒闻摄
蓝续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和其他品牌合作交流,先后与希尔顿、万科、匠炉、云海肴进行深度合作,让“蓝续+云海肴”“蓝续+万科”等“品牌+”的方式提升其产品附加值。云海肴作为近年来国内一个飞速发展的云南菜餐厅,将家乡味道带到全国,同时也将白族扎染带到大家的生活。蓝续和云海肴合作过程中,将白族扎染巧妙融入餐厅环境,实现了让人们吃云南菜的同时欣赏白族扎染,让白族扎染润物无声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带给人们更多的探索与体验。
团队成员与蓝续工作人员合影 舒闻摄
经过本次交流学习,团队成员将坚定厚重的文化自信,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担当时代的文化使命,让白族扎染的蓝白之花绽放,让非遗文化续写华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