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文化蕴含着城市的精神基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家乡文化的鲜明体现。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历来是榆林最厚重的底色。这里既传承着灿烂辉煌、弦歌不辍的陕北文脉,又书写出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榆林文化。为深入贯彻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讲好非遗故事。于7月13日至20日,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榆林。实践团紧紧围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通过参观陕北民歌博物馆、榆林老街等地,详细了解榆林社情民情和人文历史,实地调研榆林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探寻红色基因与陕北风土人情。
实践队自组建以来,团队成员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多次召开会议,就实践路线、成员分工、行程安排、宣传报道和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团队下发调查问卷、采访老街居民,深入到基层中,调查收集民俗文化相关信息,为大力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做好基础工作。
7月13日,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探民间艺术,承非遗文化”实践团队在陕西榆林民歌博物馆进行实地访问和学习,深入了解陕北民歌的发展史和传唱。
实践团在陕北民歌博物馆内了解到陕北民歌对于陕北人民的重要性和意义。陕北民歌博物馆充分利用和挖掘陕北民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红色性、革命性,以“弘扬红色历史,传承革命初心,传播优秀文化”为核心,遵循以史育人、以歌化人的教学理念,通过举办形式多样、感染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展示陕北民歌发展成果,普及陕北民歌基础知识,传承陕北民歌文化精神,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应弘扬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队员还向一些当地的艺人学习、请教和记录陕北民歌的歌词、曲调和唱法。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成员们和游客一起合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向先辈和革命历史抒发诚挚的、真诚的赞美和热爱。墙壁上的陕北经典民歌诉说着黄土高原的故事,讲解员引领游客游弋在淳朴明快的音乐与原始野性的唱腔中,亲身感受陕北民歌的沧桑与辉煌,沉浸在怦然跳动的旋律中,体悟陕北民歌的芳香、奔放与激情。
我们了解到当前民歌传承遇到了一些困境,主要是:①传承人的年纪普遍较大,出现断层现象;②民歌内容与现代脱轨,不受年轻人喜欢;③民歌宣传方式较为单一,以文艺表演形式为主。为了冲破困境,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精神,陕北民歌博物馆开展“小小志愿者讲解员“公益培训,培育青少年成为榆阳故事的简述者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年龄虽小,不过十岁出头,却能用流利和标准的普通话向来自各地远方的朋友讲解,促使更多的游客发现传统文化之美、感受榆阳魅力之魂,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7月15日实践团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进行参观,用心聆听,充分感悟属于陕北人的文化遗产。成员们深入了解榆林小曲发展现状及困境,通过研讨,大家认为应加大宣传力度和渠道,通过电商直播等途径提高榆林小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人才培养和遗产保护,加强榆林小曲传唱度,探寻适合自身发展道路。
团队成员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在和团队成员一起听过榆林小曲后,轻柔细腻的声音便在我的耳畔萦绕,乐器合奏的小调婉转悠扬,在这美妙的歌声中出现了或吟诵爱恨情仇,或描写离愁别绪,让我印象深刻。 小曲唱词的内容主要反映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并且通过调查,我了解到榆林小曲的内容中爱情故事比较多。榆林小曲是榆林古城的一张名片,亦是榆林古城文化的又一特色,希望这一独特的‘南调北唱’灵动之音将能够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为深入贯彻民俗文化保护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非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7月15日,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赴陕西榆林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抵达陕北民歌博物馆,开展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走进民歌博物馆,声临其境的了解了陕北的非遗文化。
陕北说书源远流长,在陕北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上,它从遥远的过去一直弹拨到了现在。盲人书匠们走遍了陕北的大川小道以它特有的韵调慰藉过这块贫困而又闭塞土地上的人们的心灵。
实践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聆听了一段陕北说书,说书老师采用陕北方言,手持三弦坐在两个雕塑之间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演出场所虽然简陋,但是置身于陕北说书的世界之中实践团深切感受到了陕北方言的亲切魅力,再配合音乐、打击乐器来进行气氛渲染,不仅增加了说书的戏剧性,而且激发了观众对于之后的内容的好奇心,引人入胜。随着乐器声音的停止讲述者的讲述已然接近尾声,一曲终了,人们的掌声和欢呼声将实践团从陕北说书的世界中带领出来,余音绕梁使得实践团久久难以忘怀。讲述者用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们传达着“知足常乐”的道理。
躬身实践,以行促思。经过此次实践,实践队队员们感受到了陕北说书的魅力,深刻体会到榆林厚重的文化底蕴,更加明确自身责任、坚定了文化自信,我们要用属于我们青年的力量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牢记使命,推动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7月17日下午,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体前往榆林老街向剪纸传承人采访和学习剪纸技艺。
榆林剪纸是陕北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享誉中外的传统文化瑰宝,也是最具边塞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为进一步了解榆林剪纸这门“指尖”艺术,聆听非遗背后的故事,体味“品类之盛”的民间艺术。实践队成员走进老街陕北婆姨剪纸拜访曹宏霞老师,进行深入学习。
通过和曹老师的交流沟通,实践队员了解到曹老师艰辛的创作过程与经历。我们知晓,老师对剪纸的兴趣与热爱离不开她的长辈对她的熏陶。剪纸事业的发展是坎坷的,只凭一把剪刀就将自己所见所想在纸上呈现出来,其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产生失误,也要想方设法的对其进行弥补和挽救。同时她也表示尽力让自己的子孙更多的了解和学习剪纸这一非遗文化。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曹老师还特意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展开话题,成员们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老师深入交流。
非遗,是民间文化的智慧积淀,这种古老技艺的留存是文化的延续;而非遗传承人,则是这一厚重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用大国工匠的使命坚守、传承、保护着非遗。巧手妙剪,纸上生花,曹宏霞老师全身心倾注于提升剪纸手艺,从而实现陕北剪纸的创新,将榆林民俗非遗文化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实践队成员也从侧面了解到剪纸技艺传承的难度及困境,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深刻钻研知识产权领域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贡献力量。
7月20日,实践队全体成员正式完成暑期实践调研活动。“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已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共识。在这次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小组成员一起参观了陕北民歌博物馆、榆林市文化馆等地,通过在网络上搜集资料和现场学习,实践团对陕北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全面的了解。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哲理,千百年前古人的智慧就体现出我们现今倡导的团结、互助、孝顺、节俭等价值观,它们为人们提供了指导行为的准则和生活的意义,对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学习与继承滋养着我们中华儿女温良的民族基因。
但如今,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发展受限甚至难以发展的局面。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促进更多人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这样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谐和富有文化多样性的社会。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非遗技艺“潮”起来,坚持活态传承,非遗将在现实生活中结出累累硕果。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呼唤着每个人,来到陕北,来到榆林,感受民俗魅力,触摸中华文脉。发挥自己的青春之力,用青年的热情与热爱赋能民俗非遗传承,助力榆林民俗文化传承。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