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走出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大一学子覃莉评,始终揣着一份对乡村的柔软牵挂。自小学至初中,她一直担任班长,凭借优异的成绩稳步前行,顺利考入石门县第一中学;高中阶段,她不仅持续保持成绩领先,还斩获语文学科竞赛三等奖、优秀作文奖,获评“节约之星”“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最终以亮眼成绩考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入学后,她主动加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投身公益服务,此前已参与过精英路社区志愿服务,用行动践行青年担当。她深知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成长的熔炉。她始终保持着高中时的那份勤勉与执着,将“热爱学习”刻入日常。课堂上,她专注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课后,图书馆的角落总能看到她伏案苦读的身影,广泛涉猎专业知识与课外读物,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拓展学术视野。
同时,她对公益的热情也在大学里得以延续和升华。她主动加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无论是定期前往精英路社区,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还是参与校园内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她都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其中。她坚信,每一次微小的善举,都是在为社会增添一份温暖。通过这些实践,她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更深刻地理解了青年一代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与风采。
当“山童映画,梦绽校园”主题线上公益活动的邀约传来时,她没有犹豫——这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次走进乡村儿童世界、为他们点亮微光的机会。
以心传暖:用行动兑现公益承诺
作为线上参与的选手,覃莉评深知要让作品真正贴近乡村孩子的生活。覃莉评反复筛选照片。凭借真实的情感、细腻的表达,她的作品最终斩获一等奖。得知获奖时,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荣誉,而是“终于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孩子的可爱与渴望”。随后,她以个人名义捐赠了15份爱心物资——涵盖适合孩子阅读的绘本、实用的文具套装,以及能抵御山区寒意的围巾手套,通过学校志愿者渠道精准送到孩子们手中。看着反馈回来的孩子们接过物资时亮晶晶的眼睛,她在日记里写道:“原来真正的快乐,是能为别人带去一点温暖。”
这份公益经历,让覃莉评的青春理想愈发清晰。她深知,一次线上活动、一批物资或许不能彻底改变什么,但她愿意做那个“传递光亮的人”。如今,她依然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参与服务,利用课余时间整理乡村儿童的需求信息,向身边同学分享公益故事,呼吁更多人关注山区教育。
“那里的孩子需要被看见、需要被关怀。”覃莉评说,未来她想继续深耕公益领域,无论是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教育助力,还是用更多实际行动为孩子们搭建桥梁,她都希望能一直走在“让大山里的童年更灿烂”的路上。这份源于内心的真诚与坚持,让她的青春不仅有学业进步的踏实、履历上的亮眼成绩,更有温暖他人的闪亮光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