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下一代AI驱动DeFi基础设施AIDAv2向媒体详细披露其核心技术架构与运行逻辑。项目方表示,平台每日实时处理500TB链上数据,监控300万个智能合约地址,通过语义识别引擎、链上行为建模与无损AI计算三大核心模块,将AI能力深度嵌入DeFi全链路,旨在打造“自我进化”的智能金融生态。
一、AI大脑:语义识别+行为建模
1. 语义识别引擎(Semantic Parsing Layer)
通过大型语言模型,让智能合约“读懂”自然语言指令,支持社交协议、身份验证、内容生成等场景。
2. 链上行为建模系统(On-chain Behavioral Intelligence)
基于用户链上交互数据构建多维画像,实现精准推荐、治理与信用评分。
二、无损循环再质押(LCR):本金无损、收益叠加
传统再质押需反复锁仓,LCR协议借助“再质押+多轮调用+验证人共识”模型,使同一笔本金在多个收益协议间循环,原始资产始终托管于安全合约,收益每日自动复投,实现“0锁仓期、0退出惩罚”。该模块已通过Beosin审计。
三、风险评级:0-10分标准化评分
AI系统对DeFi协议进行智能合约、集中化、财务三维评估,输出0-10分风险值,用户可在交互前一键查看。平台同步开放API,供第三方钱包、DEX前端调用。
四、跨链与性能
AIDAv2已集成ETH、BSC、ARB、OP等7条主网,测试网Swap滑点低于0.05%;预计2026年支持50+公链/侧链,满足10万级开发者调用需求。
五、安全与透明
核心合约代码覆盖率97%,38项检测全部通过;100万美元漏洞赏金已上线Immunefi。团队采用5/7多签治理,财务支出每月公开。
六、路线图
2025年:开源SDK,制定语义识别与AI任务调度标准
2026年:孵化首批AI原生dApp,覆盖合约安全、链游引擎
2027-2030:输出全球基础设施标准,节点共识生态成型
项目方预计,随着AI模型持续迭代与用户算力贡献,AIDAv2有望形成“用户越多—模型越聪明—收益越高”的飞轮效应,为Web3金融提供可扩展、可验证、自我进化的技术底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