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到,不少朋友发现眼睛容易干涩、发痒,甚至出现刺痛和异物感。这背后,其实是“泪液分泌减少”与“泪液蒸发加快”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再加上环境变化与生活习惯的影响,秋季成了干眼症状的高发期。普瑞眼科副主任医师颛孙俊杰主任强调科学治疗干眼,从了解原因开始。
一、秋季干眼的3个主要原因
1、空气干燥,泪液 “蒸发快”。秋季雨水少、风大,空气湿度低(尤其北方),眼睛表面的泪液会被干燥空气和冷风快速 “带走”,就像皮肤缺水会干痒一样,眼睛也会因泪液不够而出现干涩、异物感。
2、环境刺激多,眼表 “受伤害”。秋季粉尘、花粉(如豚草、蒿属花粉)增多,容易飘进眼睛刺激眼表;加上早晚温差大,很多人开始用空调、暖气,室内空气更干燥,还会加速泪液蒸发,加重眼干。
3、用眼习惯 “耗泪多”。秋季天气转凉,人们更爱待在室内看手机、追剧、办公,盯着屏幕时会不自觉减少眨眼(正常每分钟眨眼 15-20 次,看屏幕时可能降到 5 次以下),泪液来不及均匀覆盖眼球表面,就会越来越干。
二、应对秋季干眼,做好 4 件事就够了
1. 给眼睛 “补水锁水”
①眼干时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单支装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次 1 滴,每天不超过 4 次,快速缓解干涩;
②每天用40℃左右的温毛巾敷眼 10 分钟,能促进眼周油脂分泌,像给泪液加一层 “保护膜”,减少蒸发。
2. 调整环境,减少刺激
①开空调 / 暖气时放加湿器(每天换水,防细菌),把室内湿度保持在 40%-60%;睡前在床头放一杯温水,缓解夜间眼干;
②户外风大、粉尘多时,戴湿房镜,阻挡冷风和异物,同时隔离过敏原。
3. 改改用眼习惯,别 “透支” 眼睛
①看屏幕每 20 分钟,抬头看 6 米外的东西 20 秒(“20-20-20” 原则),强迫自己多眨眼;
②屏幕亮度调得和环境光接近(别太亮 / 太暗),屏幕顶端略低于视线,减少眼睛疲劳;睡前 1 小时别刷手机。
4. 症状持续,及时就医
若干眼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使用人工泪液仍无法缓解,或伴随眼睛发红、刺痛、视物模糊等情况,切勿硬扛。应尽快到眼科就诊,排查是否为睑板腺堵塞、眼表炎症等问题,由医生进行对症治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