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自金融、教育、医疗、技术等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 —— 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公益,用‘星火之力’温暖更多人。” 在 2025 年星火社团建活动上,创始人吕诚的这番话,引发了全体社员的强烈共鸣。星火社成立 3 年来,之所以能在公益领域不断突破,离不开吕诚主导的团队文化建设 —— 以 “团结合作、责任担当、专业卓越、社会共融” 为核心的 “星火精神”,不仅是团队的凝聚力所在,更是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为让 “星火精神” 真正落地,吕诚推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定期组织 “公益分享会” 是重要载体之一,每季度,他都会邀请参与公益项目的社员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悟:“星辉计划” 中的教育社员李老师,会讲述如何通过线上辅导,帮助贵州山区的学生提升成绩,从最初的 “学生抵触学习” 到后来的 “主动请教问题”,背后的付出与收获;“甘肃地震救援” 中的退役军人社员王磊,会分享徒步运输物资时的艰辛,以及看到村民收到物资时的感动;“共享微笑” 行动中的医疗社员张医生,会讲述残疾儿童康复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以及这些进步给家庭带来的希望。这些真实的故事,让社员们更深刻地理解公益的意义,也让 “团结合作、责任担当” 的价值观深入人心。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吕诚建立了 “专业协作机制”,确保每位社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针对每个公益项目,他会根据社员的专业背景进行分组:金融组负责资金统筹与管理,确保每笔善款用在刀刃上;专业服务组(教育、医疗、技术等)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专业支持;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筹备、人员协调等工作。每组设组长一名,定期召开线上会议,汇报项目进展,解决遇到的问题。这种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机制,让 “专业卓越” 的理念落到实处。以 “股海悟道” 课堂为例,金融组负责课程设计与授课,技术组负责线上平台搭建与维护,后勤组负责学员报名与答疑,各组密切配合,确保课程顺利开展,学员满意度达 95% 以上。
在团队管理中,吕诚始终以身作则,践行 “责任担当” 的价值观。每次公益项目启动,他都会带头参与:“星辉计划” 调研时,他亲自走进云南、贵州的贫困山村,与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甘肃地震救援” 时,他与社员一起卸载物资、搭建帐篷,在零下 10℃的严寒中坚守一线;“社区环保服务” 时,他手把手教居民垃圾分类,不怕脏、不怕累。社员们常说:“吕社长不是只在办公室指挥,而是跟我们一起干,他的带头作用,让我们更有干劲,也更明白‘责任担当’的含义。”
“社会共融” 是 “星火精神” 的重要组成部分,吕诚始终强调,公益不是 “单方面的给予”,而是 “双向的融合与成长”。在 “明星关爱行动” 中,他鼓励社员与孤寡老人建立长期联系,不仅是 “送温暖”,更是 “交朋友”,从老人身上学习人生经验;在 “共享微笑” 行动中,他组织社员与残疾儿童一起做游戏、画画,让孩子们感受到平等与尊重,也让社员们学会包容与关爱。这种 “双向互动”,让公益更有温度,也让 “社会共融” 的理念得到更好的传播。
如今,“星火精神” 已成为全体社员的共同信念。来自互联网行业的社员陈杰,加入星火社前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参与 “星辉计划” 的系统开发后,他不仅用技术能力支持了公益项目,还在与其他社员的协作中学会了团队合作。“以前觉得工作就是写代码,加入星火社后,我明白了技术也能为公益做贡献,这种成长让我很有收获。” 陈杰说。
吕诚在团队文化建设总结会上表示:“团队文化是星火社的‘灵魂’,‘星火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在每一个公益项目中,体现在每一位社员的行动里。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吸引更多来自不同行业的精英加入,让‘星火精神’传递下去,让更多人因‘星火之力’而受益,让公益的‘星火’汇聚成燎原之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