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咸安区严洲村的屋舍间,咸安联通营服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带着工具包和宣传资料,走进了这个宁静的村落。一场便民公益活动,在村民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服务,更是联通人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帮助银发族融入智能社会的温暖实践。
“您看,这种冒充‘领导’要求转账的短信,千万不能信!”“接到说您孩子出事的陌生电话,一定先跟家人核实!”志愿者们一边讲解识别诈骗电话、钓鱼链接的技巧,一边手把手地教老人们如何设置手机骚扰拦截功能,如何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老人们听得频频点头,有的还拿出小本认真记录,防范意识悄然筑牢。
智能手机已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但对许多老人而言,复杂的操作和堆积的“数字垃圾”常常让他们望而却步。联通志愿者们精准捕捉到这一痛点。他们一对一地帮助老人清理手机内存中冗余的缓存文件和不再使用的应用,释放宝贵的存储空间。
针对老人普遍反映的“看不清”问题,志愿者们贴心地将手机系统字体调整到最大模式,并反复演示如何便捷切换。同时,他们还指导老人们操作常用的便民软件——如何通过微信与远方的儿女视频通话,如何使用地图APP查找公交路线,如何进行简单的在线医疗咨询……一步步的操作演示,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解答,让老人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冰冷的科技在耐心引导下变得触手可及。
服务间隙,志愿者们并未止步于技术服务。他们主动搬起小板凳,坐到老人身边,亲切地拉起家常。话题从眼前的手机使用困惑,延伸到日常的柴米油盐;老人们也敞开心扉,讲述着生活的点滴、过往的经历和对晚年生活的期许。志愿者用心聆听,认真记录着老人提出的需求和建议,无论是关于更便捷的通信套餐,还是希望村里能多组织这样的聚会交流,都被细心收集起来。这份专注的倾听,传递出比技术援助更深沉的尊重与关怀。
活动尾声,工作人员们为参与的老人们送上精心准备的实用小礼品——印有防诈提示的购物袋等。村民李大爷接过礼物,笑得合不拢嘴,由衷地赞叹道:“联通的服务真是周到又贴心!你们实实在在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以后一定要经常来我们村,多搞些这样的科普活动!”
严洲村的便民活动,是咸宁联通发力“适老化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据悉,咸宁联通已将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工程。后期公司将持续多措并举: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公益助老活动,将“智慧讲堂”和“手机诊所”送到老人身边。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