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庄一兵中国画小品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众多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围绕庄一兵的中国画小品创作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创会会长陈士富将军在致辞中强调:"庄一兵的作品既承续了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又融入了现代审美意识,其笔下的山水、花鸟均透露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体悟,堪称当代水墨转型的典范。"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吉狄马加从文学视角解读庄一兵的创作:"他的画作如同诗行,留白处蕴含韵律,墨色间流淌哲思。这种'诗画互文'的表达,为传统水墨开辟了跨媒介叙事的可能性。"
民进中央宣传部部长毛梦溪表示:"庄一兵的作品通过日常物象传递东方美学精神,这种'微叙事'手法契合了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也为推动文化传承提供了鲜活案例。"
活动由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诗书画研究会驻会副会长(法定代表人)李国富主持。他指出,庄一兵以"小品见大境"的创作风格,在方寸之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此次研讨会旨在通过跨领域对话,为水墨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7、8、9届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第5、6届副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会教育分会副会长李耀林从专业角度分析:"庄一兵在构图上突破了传统小品画的局限,其'折枝法'与'空间切割'的运用,既保留了笔墨的写意性,又构建出具有现代感的视觉秩序,展现了传统技法的当代转化。"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钱明钧则关注作品的跨媒介潜力:"庄一兵画作中的动态感与叙事性,为动画创作提供了灵感。例如其《荷塘清趣》系列,通过墨色浓淡与构图疏密,已隐含影视分镜的逻辑,值得影视与美术领域展开跨界合作。"
对话环节,由青年诗人李哲主持,先后与陈士富将军、吉狄马加、钱明钧、李耀林及庄一兵展开互动。李哲紧扣“传统笔墨的当代创新”“艺术创作的人文坚守”等议题,结合各位嘉宾的研究领域与实践经历抛出问题。
陈士富将军从文化传承视角解读作品价值。
吉狄马加畅谈诗画融合的艺术逻辑。
李耀林、钱明钧分别从美术创作、视觉艺术维度剖析创作技法。
庄一兵则分享了自身小品画创作的灵感与思考。
多方观点碰撞交流,既丰富了对作品的解读维度,也为在场嘉宾带来了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艺术对话。
此次研讨会通过多元视角的碰撞,不仅深化了对庄一兵艺术成就的认知,更为当代水墨如何在新时代语境中实现创造性转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庄一兵的创作实践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活力,其"小品大艺"的探索对推动中国画走向世界具有启示意义。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教育分会副会长陈树青,《中国诗书画报》编辑郭瑞霞等参加活动。
(文字:韩骐,摄影:李丽丽)
庄一兵, 江苏 盱眙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师从范保文、范扬、徐培晨、周玉峰等老师;1998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导师范扬、朱新建。 2002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05年就读于江南大学王受之设计理论高研班,200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吴为山、聂危谷,2016-2017年意大利热那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访问学者。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化工大学直属艺术与设计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连续四次入选五年一次的(第11、12、13、14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参加其他国家级、省级设计、绘画展览30余次,在艺术类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分别在日本川嶋美术馆、意大利举热那亚大学、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法国南特大学、法国南特高等美术学院、大西洋设计学院、意大利热那亚大学、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大学孔子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日本川嶋美术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苏州美术馆、石家庄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