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日至5日,福建京剧院在福州凤凰剧院成功举办“海上生明月 两岸共此时”系列演出。三场演出各具特色,汇聚全国多地京剧名家与优秀青年演员,吸引大批戏迷前来观赏,现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成为中秋国庆期间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四郎探母》名家荟萃,情感与技艺双绝
10月3日晚,名家版《四郎探母》作为本次活动的开幕大戏隆重上演。该剧情节曲折动人,唱腔韵味悠长,行当丰富,是京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本次演出由多位梅花奖获得者联袂出演,每位艺术家的表演均展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与人物塑造力。
《坐宫》一折中,台湾梅派名家魏海敏饰演的铁镜公主仪态端庄、嗓音清亮,将公主的机智与深情拿捏得恰到好处。她与张军强饰演的杨四郎对唱时,情绪层层推进,一段“猜一猜驸马爷袖内机关”更是字字珠玑,引得观众连连叫好。张军强嗓音醇厚苍劲,演唱中尽显杨四郎的无奈与思乡之情,表演细腻动人。《盗令》《别宫》中,孙劲梅饰演的萧太后威仪十足,念白铿锵有力,身段沉稳大气;李海宁与张萌分饰铁镜公主与杨四郎,情感真挚,表演默契。《巡营》中,朱福饰演的杨宗保英气逼人,尽显少年将领的英武与沉稳。在《回令》一折,杜鹏饰演的杨四郎情绪饱满,唱腔中充满悲怆与挣扎,与赵玉华饰演的铁镜公主之间的对手戏张力十足,将全场情绪推向高潮。
青年演员专场展现戏曲新生力量
10月4日的“青年演员折子戏专场”中,来自中国台湾的廖采宸身段灵动,《挂画》中刻画叶含嫣的娇羞与期待栩栩如生;福建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李娜在《望儿楼》中以老旦唱腔演绎窦太真的思子之情,唱腔委婉动人;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优秀青年演员梁润泽与罗圣然在《游龙戏凤》中的表演诙谐细腻,妙趣横生;新晋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哲带来的《十八罗汉收大鹏》武戏精彩,金翅大鹏身手矫健,场面震撼。
“名家名段演唱会”高潮迭起,尽显戏曲风华
10月5日晚的“海上生明月 两岸共此时”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作为压轴演出,汇聚两岸多地荣获“梅花奖”的八位表演艺术家,各地名家阵容璀璨,流派纷呈。
演唱会伊始,福建京剧院孙劲梅院长带来京歌《水调歌头》,情韵兼胜,意境清新,为观众送去“但愿人长久”的中秋祝福。“名家荟萃”板块中,魏海敏带来的《西施》选段“西施女生长在苎萝村里”,唱腔婉转缠绵,尽显梅派艺术的典雅风范;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朱世慧演绎《徐九经升官记》中的“当官难”,幽默诙谐,收放自如,观众掌声不断。
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支持下,演唱会同时举办了“闽台京剧艺术团”成立揭牌仪式,旨在构建长期稳定的交流机制,促进两岸戏曲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将更多的精彩演出带给两岸观众。
观众反响热烈,传统艺术深入人心
国粹京剧作为桥梁,汇聚了大江南北、海峡两岸的梨园名家。从京沪津渝到鄂蜀燕赵,从宝岛台湾到明珠香港,众多艺术家齐聚有福之州,与观众共度美好时光。
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久久不愿离去。趁假期从外地专程前来观看演出的陈先生表示:“这几天的演出精彩纷呈,尤其是《四郎探母》和名家演唱会,能看到这么多名家同台,实在难得。福建京剧院这几年的中秋活动很让观众期待!”年轻观众小徐则说:“这次冲着全国名家来看演唱会,体验超级棒,简直是京剧自己的Livehouse!”
本次“闽台戏曲庆中秋”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双节文化生活,也通过名家与青年演员的携手演出,展现了中华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推动传统戏曲艺术在当代的传播与交流写下了生动注脚。
福建京剧院负责人孙劲梅表示,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文脉相承,国粹京剧更是两地同胞共同珍视的文化瑰宝。闽台中秋演出活动已持续开展多年,福建京剧院在未来将持续以京剧为桥梁,与台湾艺术团体及艺术家深化合作,通过人才互动、展演交流等形式,共同推动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让传统戏曲在两岸之间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