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暑风拂乡野,稻浪翻涌间藏着生机与期盼。此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多支 “三下乡” 实践团队,携青春热忱奔赴兴义市泥凼镇与新隆社区,以 “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平安守护、青少年成长” 为弦,在乡土间奏响系列实践乐章。志愿者以步履丈量田埂脉络,以实干点亮青春微光,让青春与乡村的故事,在蝉鸣与笑语中缓缓流淌。
平安守护:织就乡野安全的温柔屏障
实践团队循着乡居炊烟,将安全关怀送进每户家门。志愿者分组而行,步履叩响乡居门扉,用唠家常般的话语,把防溺水的叮咛、防诈骗的提醒、国家安全的意义,细细讲给村民听;再以互动问答解疑惑,以典型案例敲警钟,让安全意识如夏夜星光,悄悄落进村民心底。更别出心裁创排 “国家安全主题情景剧”,让村民在台下看得入神,在笑声与共鸣里,读懂守护家园的重量,让安全的种子在乡野间悄悄扎根。
墙绘焕新:为乡村披上文化的斑斓衣裳
志愿者执彩笔为笺,将褪色的墙体化作画布。先细细擦拭墙面的尘埃,再精心调配色彩的浓淡,而后一笔一画勾勒 ——“和谐邻里” 的温馨场景、“孝老爱亲” 的动人画面、“抵制赌博” 的劝诫箴言,渐渐在墙面上鲜活起来。当阳光洒在崭新的墙绘上,不仅让村容村貌如沐春风,更让文明乡风顺着画笔流淌,唤醒乡村沉睡的文化记忆,让每一面墙都成为诉说乡村故事的窗口。
情系儿童:播撒童心成长的希望星光
针对村镇里的孩童,实践团队编织起充满趣味的成长课堂。“击鼓传花” 的鼓声里,笑声撞碎陌生的隔阂;“梦想接力圈” 的传递中,心愿在掌心悄悄发芽。“脸谱绘画” 活动时,志愿者握着孩子的小手,讲京剧脸谱的红黑寓意,教他们调颜料、画纹路,让童心与传统在指尖流转,让非遗的韵味,轻轻落在孩子的心田。安全知识竞赛上,孩子们举着小手抢答,防溺水、护安全的知识,在抢答声中化作守护自己的铠甲,让自信与勇敢,在互动中慢慢生长。
资源活化:点燃青少年创意的绚烂火花
在新隆社区的庭院里,实践团队以 “旧物新生” 为引,唤醒青少年的创意灵感。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把废弃的纸盒、旧布料变成小巧的收纳盒、可爱的玩偶,让旧物在巧思中重生,绽放出别样光彩。他们捧着自己的作品,眼里闪着光,争相分享创作的想法,现场的笑声与掌声,比盛夏的阳光更热烈。随后的安全知识宣讲竞赛,又让知识在比拼中巩固,让积极向上的种子,在少年心中悄悄破土。
青春不负使命,行动书写担当
从泥凼镇的田埂到新隆社区的庭院,从安全守护的叮咛到文化墙绘的斑斓,从孩童的笑声到少年的创意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学子们,以青春为笔,以实干为墨,在乡土间写下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的誓言。他们不仅为乡村带去了知识与活力,更在与乡土的相拥中,读懂了责任的重量,让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认同感,在心底深深扎根。
未来,学院将继续让 “三下乡” 的旗帜,在乡野间飘扬,引导更多青年学子走进田间地头,以青春之力浇灌乡村振兴的土壤,让青春之花,在服务基层的实践中,绽放出更绚烂的光芒,为培育时代新人,写下属于青春的答卷。(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李念桦供图文)
作者:李念桦
指导老师:韦怡
实践团队: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科院三下乡实践团
学校、专业:兴义民族师范、23级学前教育
实践地点:兴义市泥凼镇、兴义市新隆社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