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推动民生服务资源下沉基层的号召,探索高校与社区协同服务新路径,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晶筑暖巢,材护朝阳夕辉”社会实践队于7月5日至14日深入西安市安民里社区,开展为期十天的社区网格化助老爱小普惠服务实践。团队聚焦老年人与儿童两大群体,通过专业化、精准化、多元联动的服务模式,为社区治理注入青春智慧与温暖力量。
网格化双线服务,精准对接“一老一小”
实践队创新提出“网格化、双线并行”服务机制,分别针对儿童与老年人设计系列服务内容。
在助“朝阳”方面,团队开设创意课堂、学业辅导与情绪管理宣讲。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完成手工作品、参与互动游戏,完成学业任务。情绪课堂则帮助孩子识别和管理情绪,传递感恩与敬老的传统美德。
在暖“夕辉”方面,实践队通过入户调研、广场访谈系统梳理老年人在居家安全、智能应用及情感陪伴等方面的需求。联合社区医院开展健康检测50余人次,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问诊,并协助完成60岁以上外地籍老人信息核查,重点关注独居老人健康状况。
专业赋能,构建服务“硬实力”
为全面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实践队积极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能力培训体系。队员们赴陕西省红十字会完成系统性急救认证课程,扎实掌握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30项核心救助技能,显著增强团队应对突发健康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带队教师现场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弘扬奉献精神,为全体队员树立榜样。
此外,团队特邀心理专家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识别与专项干预培训,为后续情绪课堂提供科学支撑;同时邀请资深社工督导开展志愿者礼仪规范与伦理职责培训,全面强化队伍的服务素养与实践规范性,为高质量社区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多元联动,推动资源下沉社区
实践队构建“校-社-警-医-文”五方协同网络,有效引导专业资源进入社区。联合派出所开展反诈宣讲,帮助居民安装国家反诈APP;携手社区医院举办公益健康讲座与检测;组织队员赴永兴坊深度体验非遗文化,赋能文化服务内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联合社区举办老兵爱国宣讲会,聆听革命经历,感悟奉献精神,将爱国情怀转化为服务社区的实际行动。
数字背后的温度与实效
在十天服务中,实践队累计陪伴多名儿童完成创意学习,倾听47位长者心声,提供50余次健康服务,筑牢百余家庭反诈意识,全员掌握9大类30项急救技能,初步建立起警、医、社、文多元资源协作机制。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此类实践活动,不仅深化了校社合作内涵,也探索出了一条高校服务基层、青年赋能社区的有效路径。未来学院将继续引导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为构建全龄友好型社区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kj015
为响应国家推动民生服务资源下沉基层的号召,探索高校与社区协同服务新路径,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晶筑暖巢,材护朝阳夕辉”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