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朵旗下酒店,住宿体验不仅关乎房间与床品,更延伸到精神与文化的维度。作为酒店核心公共空间之一的竹居,以“行走的图书馆”理念为住客提供阅读与交流场所。十余年来,亚朵竹居通过持续的领读计划,将酒店大堂从单一的入住通道转化为可供人文沉浸的空间,也延续了亚朵品牌坚持的文化与精神理念。
近日,亚朵竹居第十五期“跟着苏轼去旅行”领读计划启动。这场聚焦宋代文豪苏轼的文化沙龙,邀请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苏轼十讲》作者朱刚及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与澎湃《上海书评》执行主编郑诗亮展开对谈。朱刚指出,苏轼在经学、道佛、医方等领域的通达,是全面发展的典范;赵冬梅则强调,汉字承载的文化基因让苏轼成为“最具人民性的历史人物”。
这场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恰是亚朵竹居持续深耕人文阅读的缩影。有住客表示,自己前几日在苏轼当年为官的密州超然台游玩后入住了亚朵,发现竹居里有好几本关于苏东坡的书。这种巧妙的联动,让竹居成为“城市人文故事讲述者”的具象化表达。
亚朵竹居不仅是一个可以看书的空间,更是7×24小时开放的流动图书馆。馆藏书籍超百万册,覆盖畅销书、译文纪实、甲骨文系列等经典人文社科类作品。
竹居实现了异地借还功能,方便会员在全国各地亚朵酒店阅读和归还图书。同时,竹居所在的大堂全天开放,为住客提供额外休闲空间,也吸引了周边居民和城市旅客参与,形成一定的社交与文化交流场景。
这种模式让“住亚朵”与“阅读好书”建立了直接关联。当品牌与文化认同绑定,酒店的衡量标准不再仅是性价比,更延伸到精神体验。
公共文化空间的生命力,不在于硬件,而在于能否建立人与空间的深层联结。亚朵竹居以书为媒,为商业空间开辟了一方可以栖居的“精神桃花源”。正如苏东坡在《定风波》里写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竹居给出的答案是:心安之处,亦可为旅途。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