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这是长江宜昌通信管理局巴东通信管理处运行维护员阎文业,在湖北省建始县三道岩村度过两年驻村时光后,最深的感悟。2023 年 7 月至 2025 年 7 月,作为长江航务管理局派驻建始县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队的一员,他与战友、村干部及村民一道,以实干践行帮扶使命,用点滴关怀温暖民心,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初遇:田间地头的温暖交集,摸清民情解民忧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要求,“入户走访听民意、摸实情” 成为阎文业和工作队开展帮扶的第一步。2023 年 7 月,正值盛夏,在一次入户途中,他们遇到了 82 岁的李大英老人 —— 老人背着半旧半新的背篓,正准备去田里收玉米,瘦小的身躯被背篓压得微微佝偻,从背后望去,几乎只能看到硕大的背篓。
村支书上前说明来意后,老人热情地邀请大家去家里坐。阎文业和队友见状,赶忙想帮老人接过背篓,可几番推脱下来,两个一米八左右的 “彪形大汉”,竟没拗过这位瘦弱的老人。“没事的,离得不远。” 村支书的劝说,才让大家作罢。
三道岩村以茶产业为主导,乡风淳朴,一杯热茶、一支香烟,便让工作队与村民的距离迅速拉近。“啊呀,长航又派工作队来哒!那蛮好,村子又好发展哒!” 得知阎文业等人是长航驻村工作队时,老人的语气里满是期待。原来,长航局自脱贫攻坚阶段便持续派驻工作队定点帮扶建始县,此前三批工作队的扎实付出早已在当地赢得好口碑,帮扶成效深入人心。
了解完老人的基本情况 —— 大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小儿子因严重精神分裂在县城特殊医院治疗,老人独自居住在小儿子的平房里 —— 工作队准备前往下一户。想起老人原本要去收玉米,队长俞俊杰提议:“咱们人手多,帮老人家把玉米收了再走!”
话音刚落,队员们便跟着老人往田里去。驻村队员与村干部迅速分工:有人挥镰砍玉米秸秆,有人弯腰将玉米棒装进背篓,有人扛着装满玉米的背篓往老人家里送…… 原本需要老人忙碌大半天的玉米地,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收拾得整整齐齐。看着堆在院子里的玉米,老人笑着送大家离开。自此,李大英老人成了工作队重点关注的帮扶对象。
帮扶:点滴关怀暖人心,筑牢民生 “幸福线”
驻村日子里,阎文业和队友们总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次入户时,阎文业注意到李大英老人堂屋的桌布破旧不堪 —— 薄薄的红色塑料布上,布满了擦不掉的油污,中间还被高温烫出了一个洞。“咱们给老人换张新桌布吧!” 他向队长提议后,队员们一起在网上精挑细选,最终选定了一款易擦拭、耐高温、材质厚实且颜色美观的桌布。
送桌布那天,大家还顺手帮老人打扫了屋子:擦窗户、扫院子、整理杂物…… 当崭新的桌布铺在桌上时,昏暗的堂屋瞬间亮堂了许多,老人的脸上也笑开了花。
三道岩村像李大英这样的独居老人还有不少:有的子女在外务工,有的无儿无女,有的身体残疾,还有的瘫痪在床。2023 年 11 月,村五组的五保户老吴突然中风,邻居串门时发现他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情急之下第一时间联系了工作队。阎文业接到消息后,立刻行动:一边拨通急救电话,一边赶到老吴家,不顾脏累帮老吴清洗排泄物、更换干净衣物,全程护送他登上救护车。康复出院后,老吴拉着阎文业的手哽咽道:“不是驻村工作队,我早都没了,太感谢你们了!”
“老人们嘴上说不喜欢吵闹,心里其实很孤单。” 阎文业深知独居老人的需求,只要有空,他和队友们就会去老人家里转转:帮行动不便的老人翻晒粮食,给瘫痪在床的老人擦身翻身,陪不爱说话的老人唠家常 —— 有时是听老人讲过去的生活,有时是给老人讲外面的新鲜事。老人们总是一边笑着说 “你们工作那么忙,别总来看我”,一边在分别时紧紧拉着大家的手,舍不得松开。
除了日常陪伴,工作队还积极链接资源,为村民办实事:每年联合长航总医院开展免费义诊,为村民提供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等服务,还现场发放常用药品;联络长航局系统单位,为村里捐赠米面油、棉衣棉被等慰问物资。2024 年 1 月,时任长江宜昌通信管理局局长石峰带队赴村开展 “暖冬行动”,为困难家庭送上御寒物资;2025 年 1 月,该局局长孙鹏再次带队进村,为独居老人和困难户送上新春祝福与慰问品。一份份关怀,像暖流般淌进村民心里。
离别:情深意切难割舍,朴实牵挂显真情
两年驻村时光,阎文业和队友们早已成了村里的 “自家人”,他还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作 “长航来的胖小伙儿”。2025 年 6 月,临近工作队轮换时间,大家像往常一样入户走访,再次来到李大英老人家里时,却发现堂屋的桌子上又盖回了那张破旧的红色塑料布。
走近一看,队员们才明白:之前送的新桌布被老人小心翼翼地铺在下面,上面特意盖了旧桌布。“你们花钱买的好桌布,可不能弄坏了,旧的盖在上面,下面还是新的嘞!” 老人朴实的话语,让在场的人心里满是感动。
“你们等着,我给你们煮玉米吃!” 说完,老人就自顾自地往厨房走。驻村期间,工作队始终严守纪律:村民送的蔬菜、水果,坚决不收;实在推辞不过的,也会按市场价付钱,从不占群众一点便宜。但这一次,当老人端着热气腾腾的煮玉米,眼里含着泪说 “快吃,没什么好东西,你们要走了,吃一个再走” 时,大家再也无法拒绝 —— 原来老人记得长航工作队往年轮换都在这个时节,早就悄悄准备好了这份心意。
吃着香甜的玉米,队员们再次劝老人搬去大儿子家居住,也好有个照应。不同于以往的沉默,老人轻声说:“一个人住惯了,我得守着小儿子的房子,不然他回来的时候,家里冷冷清清的。” 大家知道,老人小儿子的病情并不乐观,这份 “守着房子” 的坚持,是一位母亲最深的牵挂。
分别时,老人拉着队长的手,笑着却止不住流泪:“感谢你们,感谢长航的领导们,经常来看我这个老妈子。现在村子里又种茶叶、又搞旅游,我今年摘茶叶还挣了不少钱。感谢的话我说不完,后面的日子肯定会更好!”
展望:接力奋斗续新篇,乡村振兴再出发
“把驻地当故乡,把村民当亲人”,这是阎文业和工作队践行的帮扶准则,也是千千万万驻村干部的共同初心。2025 年 7 月,长江航务管理局第五批驻村工作队如期抵达三道岩村,接过了帮扶 “接力棒”,继续为村庄的发展奔波。
“全国共派出 25.5 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 290 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正是这一个个驻村工作队、一名名驻村干部,像阎文业一样,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有的甚至像黄文秀、张小娟那样,用生命诠释责任与担当。
如今的三道岩村,茶产业稳步发展,乡村旅游逐渐起步,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在驻村干部的接续奋斗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这座大山里的村庄,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一步步迈向更美好的未来。(阎文业 吕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