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斜——这是一个已经困扰这个家庭三年的问题。
“孩子的眼睛是三年前开始出现内斜的”,家长忧心忡忡地向李品主任描述着病情。经过一系列精密检查,李品主任发现这位小患者情况复杂:双眼弱视、屈光不正,还有调节性内斜视。多重眼疾交织,需要精准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精准诊断:找出症结所在
李品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检查设备,全面评估了孩子的视觉功能状况。“儿童眼病治疗有其黄金期,6岁正处于关键阶段,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李主任解释道。
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双眼视力存在明显差异,右眼内斜导致双眼无法协同工作,长期下去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面对这一复杂情况,李品主任组织了小儿斜视的科室内部会诊,最终决定为小患者实施个性化定制手术方案。
仁心仁术:拒收红包,只收信任
手术前夜,家长忧心忡忡,为了寻求一份心安,执意将一个装着一千元的红包塞到李品主任手中。李主任理解家长内心的焦虑,但他毫不犹豫地、轻轻地将红包推回,语气温和却坚定地说:“您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但这份心意我不能收。请您放心,我们对每一个患者都会全力以赴,孩子的手术我一定会尽心做好。你们的信任,就是对我最好的‘红包’。” 这番话语像一颗定心丸,驱散了家属心中的最后一丝阴霾,只留下满满的感动与信任。
精湛技术:量身定制手术
手术台上,李品主任以精湛的技术和细腻的操作,精准调整了眼外肌的力量平衡。数小时的手术过程中,每一步都凝聚着李主任多年的经验与智慧。
“儿童眼部手术要求极高,既要达到矫正效果,又要兼顾孩子眼部未来的发育需求。”李品主任术后表示,“看到孩子眼睛恢复正常位置的那一刻,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精心护理:全方位康复服务
术后,大连华厦眼科医院视光科室团队给予了小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视力训练到康复指导,从心理疏导到家庭护理教育,视光科室的专业人员提供了一条龙式的贴心服务。
“医护人员门都特别有耐心,每次都笑着鼓励孩子完成视力训练,”患儿家长感动地说,“我们能感受到她们是真心为孩子着想。”
双重认可:锦旗背后的感激之情
出院那天,小患者的双眼明亮有神,眼位完全恢复正常。家长特意准备了两面锦旗,一面赠予李品主任:“仁心妙手治眼疾 德技双馨美名扬”——这十六个字道不尽对李主任高超医术和仁爱之心的感激。
另一面锦旗则赠予视光科室:“尽职尽责心系患者,精心护理情暖人心”——这是对视光团队专业服务和温暖关怀的最高赞誉。
“看到孩子重新获得健康明亮的眼睛,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李品主任微笑着说,“每一个孩子的光明未来,都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李品主任的温馨提示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眼睛出现“对眼”(斗鸡眼)或“飘向外侧”等斜视问题后,常常会犹豫:“孩子还小,手术会不会有风险?能不能再等等看?”
然而,从眼科医生的专业角度来看,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斜视,尤其是儿童斜视,尽早干预往往是更好的选择。
人的视觉系统在出生后仍在不断发育,6-8岁前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大脑需要同时接收来自双眼的、清晰且位置正常的图像,才能发育出高级的视觉功能——立体视(也就是俗称的“三维空间感”)。
如果因为斜视,大脑长期接收到两个无法融合的混乱图像,为了“避乱”,大脑就会主动抑制、忽略来自斜视眼的图像。这不仅会导致斜视眼视力发育停滞,形成弱视,更会永久性地破坏立体视功能的建立。一旦错过关键期,即使后期矫正了眼位,损失掉的立体视也可能无法挽回。
一旦发现孩子有眼位偏斜的迹象,无论年龄大小,都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的眼科或专业眼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医生会通过散瞳验光、视功能检查等,判断斜视的类型、程度,并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配镜、弱视训练和/或手术)。
大连华厦眼科医院凭借专业的医疗团队和人性化的服务,为数以千计的患者守护光明,传递温暖。在这里,技术与仁心并存,专业与关怀同在,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光明与希望的故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