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夏日午后,苏州瑞光塔静立于古城西南,砖木交融,影映水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赴九省数余地木质古建筑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手举队旗,开启了本次瑞光塔的调研任务。
本次实践以“聚焦木构古建筑病害调查与保护认知”为主题,团队分赴多个省份调研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瑞光塔作为江南地区罕见的砖木结构古塔,其保存状况与修缮历史,为此次课题提供了宝贵的实地观测样本。
作为负责瑞光塔的成员,我在塔前简要复核历史资料与建筑分层结构图,随即开始逐层登塔拍摄记录。塔内空间狭窄、台阶陡峭,光线幽暗,砖木之间衔接紧凑,体现出典型宋元以来江南塔式建筑的结构特征。
原计划以斗拱与榫卯接口为观察重点,但实际踏勘中,我注意到部分梁柱接缝处存在轻微位移现象,个别填浆层有细小裂痕,可能与湿度长期变化、早期修补材料热胀冷缩特性不符有关。现场我对该部位进行了多角度拍摄,拟与团队进行后续讨论。
同时,建筑内部分木构表面颜色深浅不一,推测与历史上不同批次的修复材料使用有关。我尽量比对楼层差异,结合观察记录和照片,对其结构逻辑进行归纳分析,并整理为塔身病害初步分布图。
这座塔已经屹立数百年,而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是让它再屹立下去。登塔一日,我不仅收获了数据与资料,更收获了来自脚下土地的敬意与使命。
文化遗产的守护,从不止于宏大计划。有时,只是一位学生,一台相机,一段蜿蜒楼梯,以及一颗愿意倾听的心。(作者:曹译之 王吟 贾子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