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纵深推进产学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7月15日至8月1日,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杨珍珍同学只身奔赴天津丰硕纸质品有限公司,开展“会计赋能基层治理”暑期个人实践。17天里,她将课堂公式转化为车间里的“真金白银”,用一张成本日报撬动企业治理大升级,让成本“瘦身”、资金“提速”!
第一站:沉浸式“探厂”
走进瓦楞纸高速生产线,AGV小车穿梭、机械臂翻飞,她一边跟班作业,一边记录领料、报废、能耗等127份原始单据,首次把“成本会计”从课本搬到轰鸣的现场。
第二站:数字“问诊”
在财务共享中心,她调取近两个月预算执行表与资金流水,发现——
1.原材料损耗率高出行业均值3个百分点
2.维修费超预算3万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多出15天
她把数据可视化,现场连线财务经理:“一次做对,从数据开始。”
第三站:方案“落地”
依托数字孪生思维,她为公司量身打造“三张清单、两项机制、一套预警模型”——不仅仅有物料定额清单、预算责任清单、客户信用清单,还有维修事前评审机制、资金逾期预警机制。除此之外利用Excel-PowerQuery 预警模型对接 ERP,一键生成《基层治理效能日报》
成果“亮晒”
试运行3天,成本超支率由13%降至9%,应收账款提前15天回笼。企业当场决定9月全面上线该模型,并邀请杨珍珍同学远程跟踪迭代。
校企共赢
“原来会计不仅是做账,更是治理的听诊器。”返校前,她将17天见闻凝成3000字实践报告,也把青春答卷写进大国治理的最小单元。 杨珍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