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周口西华机场航空科普研学基地举办首次研学踩线发布会,来自河南省内的数十家研学公司、旅行社等单位代表近100人参加,共同探寻航空科普研学的创新模式。作为基地首次对外开放的重要活动,本次踩线不仅展示了丰富的研学资源,更凝聚了多方对航空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周口西华机场是一座功能完善的B类通用机场,拥有1200米长、30米宽的跑道,配套夜航灯光系统,可满足昼夜间飞行需求,主要承担飞行员培训、飞机维修等业务,为航空科普研学提供了专业的硬件基础。依托机场打造的航空科普研学基地,室内航空科普馆总面积达4500平方米,室外设有多个素质拓展场地,设施布局科学合理;两个研学餐厅可同时容纳500人以上用餐,充分保障研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上午9时,活动在东方时尚(西华)机场有限公司总经理蒲静雨的致辞中拉开序幕。她表示:“西华机场航空科普研学基地以‘探索蓝天奥秘,培育航空梦想’为初心,期待通过本次活动,与各位携手打造更贴合青少年成长的航空课堂。”随后,嘉宾们共同观看西华机场宣传片,透过镜头感受基地的设施配置与课程框架。
在进入航空科普馆前,蒲静雨亲自带领踩线团队参观了机场核心设施:笔直的跑道上,道面标识清晰可辨,助航灯光系统如星辰般排列;机库内,数架训练飞机整齐停放。“这些专业设施不仅是飞行保障的核心,更是研学课程的‘活教材’。” 蒲静雨边走边介绍,让嘉宾们对基地的专业属性有了直观认识。
核心探秘环节从航空科普馆开启。馆内文化墙内容丰富、装修精致,中国民航发展史、飞机构造等知识以生动形式呈现,从早期“冯如一号”的设计研发,到C919大飞机的翱翔蓝天,一个个里程碑事件通过图文、模型等方式立体展现,让嘉宾们直观感受中国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科普馆内,10 余个分属知识类、技能类、安全类、体能类、手工类的课程展区依次铺开:从航空发展史视频讲解到飞行模拟器实操体验,从客舱逃生演练装置到旋椅、太空环等体能训练设备,全面覆盖航空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
据了解,西华机场研学课程分为幼儿园、小学、初高中三个阶段,幼儿园和小学重在趣味性和参与互动,初高中课程则更偏向于实操和专业性。会上,河南风景线研学旅行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西华机场研学市场部负责人吴情异结合行业经验对课程建设和完善提出建议,漯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书记连军也针对课程互动性、本地化融合等方面给出具体意见,现场讨论氛围热烈。蒲静雨认真倾听各方想法,不时回应交流,将宝贵建议融入课程优化思路中。
课程介绍的最后,经验丰富的飞行教员带领大家来到馆内真机摆放区,围绕C172s飞机展开讲解:“机翼的特殊弧度是飞行的关键,而飞行员肩章上的四道杠,分别象征专业、知识、技术与责任。”嘉宾们或驻足聆听,或近距离观察机身细节,对这架“蓝天伙伴”充满好奇。
随后的PPT课程梳理环节,嘉宾们专注聆听,通过清晰的脉络呈现,对基地课程的设计逻辑与实施路径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活动尾声,嘉宾们在机场餐厅体验研学餐。简洁的家常餐食搭配新鲜水果,贴合儿童饮食特点,务实的餐食安排让大家感受到基地对细节的用心。
离园时,不少机构代表已开始探讨合作方向。此次踩线活动不仅让河南研学圈的大咖们深入了解了西华机场航空科普研学基地的特色,更通过多方建言为课程升级注入新动能。未来,这片航空教育沃土将持续生长,让更多孩子的飞行梦在这里启航。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