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卷低价的餐饮企业,更火了?
“冰与火之歌”,正在餐饮行业上演。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6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2%。
更关键的是,餐饮行业已经进入存量时代。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4日,全国餐饮相关企业存量为1743.85万家。餐饮市场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开新店不再是“首要任务”,餐饮企业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让现存门店活下去。
不过,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有一批品牌却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甚至连开新店。
逆势开店
今年“热火朝天”的现制冰淇淋品牌野人先生,火爆商场。其官方账号表示,截至8月5日,野人先生门店已突破1000家,而今年2月份,这一数字仅为400家,半年内新增了600家门店。窄门餐眼数据显示,野人先生门店数已位居冰淇淋品类第三位,仅次于DQ和波比艾斯。
被网友戏称为“郎的诱惑”的回转寿司品牌寿司郎,也在快速发展。根据寿司郎母公司FOOD & LIFE Companies集团2024年报,截至9月底,大中华地区共有129家寿司郎门店,计划2025财年增至157~161家,2026财年增至190~193家。
火锅赛道,巴奴毛肚火锅表现尤为亮眼。
从门店数来看,巴奴近年门店数正快速增长。2022年初,巴奴在全国有83家门店,此后3年间,巴奴每年分别新增了11家、25家和35家门店。到2024年末,巴奴在全国已经拥有144家门店。根据巴奴此前递交的招股书,截至此次IPO前,巴奴门店数量已经达到145家,较2021年末,门店数增长了74.7%。至今,巴奴已经在全国有近160家门店。
这些门店并非只集中在超一线大城市,巴奴在“进军”一线的同时,扎根二三线,分散在全国共39个城市。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巴奴在一线城市开设了31家门店,在二线及以下城市共开设114家门店,后者占门店总数的78.6%。
巴奴门店前,消费者正排队等候 图源:巴奴
自今年6月递交招股书后,根据巴奴官方发布信息,巴奴在淄博、郑州、惠州等城市共计新开了10家店,其中惠州、扬州、东莞等地此前甚至没有巴奴,此次开的是当地的首店。
而开新店,也为餐饮品牌们带来了好业绩。
以巴奴为例,根据巴奴此前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数据,2022—2024全年,巴奴的总收入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150万元、1.44亿元、1.96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巴奴总收入为7.0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7670万元。整体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巴奴方也坦言,业绩增长主要就是因为门店数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单从价格来看,这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品牌,并不占绝对优势。
野人先生算得上贵价冰淇淋,单口味每份冰淇淋约重130g,经典口味28元/份,金牌口味38元/份,双拼口味重约155g,售价38元。即使有晚上九点后买一赠一的活动,野人先生的客单价也近30元。寿司郎的平均客单价可达110~130元,相比于人均五六十的回转寿司品牌,也不算低。
同样,巴奴也不是走平价路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火锅市场主要参与者收入排名前五的品牌中,巴奴位列第三,人均消费为142元,而其他四个火锅品牌的人均消费均低于巴奴,分别为97.5元、54.8元、105元、123.5元。
此外,巴奴也未开通外卖业务。
从野人先生到寿司郎,再到巴奴毛肚火锅,这些品牌分属不同的餐饮细分赛道,但共同点是,不卷低价,却在逆势发展。“巴奴们”靠什么?
答案或许是品质。
新一代食客的选择
对“民以食为天”的食客来说,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
如今,新鲜现做,成为不少消费者的要求。根据美团研究院信息,消费者对新鲜、鲜活、现炒等相关的选择,在搜索上的表现增速显著。
而这些持续开新店的品牌,都“默契”地选择了新鲜现做。
寿司郎、野人先生都坚持店内现做。巴奴全国近160家门店更是坚持每天现熬野山菌汤,每锅汤的赏味期以小时计算。
野人先生的门店,多处可见“当天现做 拒绝隔夜”的标语 图源:视觉中国
除了现做,足够优质的食材和原料,也是品牌吸引顾客的“秘诀”之一。事实上,不少餐企也都在卷食材,只是具体做法各不相同。
寿司郎不用中央厨房代工,而是发挥其全球店铺规模优势,能以较低价格采购更优质的食材,提供给消费者。
巴奴选择使用更健康的木瓜蛋白酶泡发毛肚技术代替火碱泡发,深入菌子原产地,同时建造强大的供应链,所有餐品都由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即使该区域只有一家门店,巴奴也会设立中央厨房,往往是“店还没开,供应链先到了”。
根据巴奴招股书,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巴奴已经设立五家集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央厨房,为全国14个省及直辖市的门店提供服务。
而卷品质或许正是它们能在餐饮寒潮中逆势发展的原因:好的产品,是可以穿越周期的。
低价会吸引消费者,但长期来看,一味卷低价却不见得是最优选。
从餐企的角度来说,低价意味着低营收,在其他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利润降低,最终使得餐企难以有足够的资金创新,甚至于降低产品品质,以维持低价,陷入“低价-低利润-低品质-更低价”的恶性循环。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人们最终难以享受到足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看起来低价消费是“占便宜”了,但长期持续下来,结果可能不仅不是双赢,还会损害多方的利益。
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外卖大战给商家带来的其实都是低价单,有一天“一共冲进来1.1万单这种低价单”,导致门店交付效率、交付体验均下降。最终,西贝决定“把这个履约完之后,我们就不跟了”。
实际上,有时相比于低价,人们更愿意选择高品质。根据《2024有意思生活方式报告》,对吃进嘴里的食品饮料,73.5%的消费者宁愿花更多的钱,也不愿意降低品质。换句话说,只要产品够好,消费者是愿意为品质埋单的。
巴奴的高品质产品,就征服了无数消费者的味蕾。
暑假期间,巴奴北京区域门店平均日进店人数超400人,平均翻台率近5次,北京合生汇门店6月平均翻台率超8次,周末更是10翻往上。有些门店虽不在一线城市,顾客却一点不少,淄博、青岛、惠州等城市的巴奴首店,都是一经开业,门店爆满。
根据巴奴招股书,截至2025年3月,一线城市的巴奴门店平均每日顾客量为393位,二线城市这一数据是429位,三线及以下城市为422位,均高于一线城市水平。
巴奴毛肚火锅甚至成为不少外国人来北京游玩时的打卡美食。位于北京王府井apm的巴奴门店,如今是不少外国游客的打卡地标之一,现在店内不仅提供英文菜单,还设有专门接待外籍顾客的服务员。
图源:巴奴
诚然,对餐饮行业来说,价格很重要,用餐体验等也不可忽视,但“巴奴们”实现逆趋势发展,或许也说明了,这一舌尖上的生意,追根究底还是离不开好口味、高品质。
以品质求发展,或许不只是以巴奴为代表的品质火锅的未来,也是整个餐饮的未来。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