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徽闪耀照基层”实践团深入吉林省辽源市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了解辽源生态保护传承、绿色产业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探索,为建设绿色吉林贡献青春力量。
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实践团首站走进辽源博物馆,以红色教育与文化传承为双轴开展深度研学。在红色展区,实践团成员们透过珍贵史料与历史对话,深切体悟辽源人民在烽火岁月中的抗争之志与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既深化了对党领导人民艰苦创业的历史认知,更将红色基因熔铸为服务基层、投身绿色发展的信念根基,为青年扎根一线、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厚植思想沃土。走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实践团成员们了解了东辽葫芦画、马记鹿茸炮制工艺等非遗瑰宝,解码其中凝结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与传统文脉。成员们深刻认识到,这些特色文化标识既是传统生态文明的生动注脚,更是推动乡村绿色振兴的精神富矿:唯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能以文化自信赋能绿色吉林建设,在赓续红色血脉与守护生态根脉的协同并进中,彰显新时代青年传承历史、服务基层的使命担当。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辽源市博物馆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辽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生态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实践团成员前往东丰县中国农民画展览馆。一幅幅色彩浓郁、主题鲜明的农民画作,生动展现了乡村环境整治、绿色庭院经济蓬勃发展等生态宜居乡村的鲜活场景。农民画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以土地为纸、生活为墨,真实记录了吉林乡村生态改善、绿色发展的新气象、新成就,是乡土艺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典范,为深化生态文化自信提供了直观样本。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东丰县中国农民画展览馆
创新驱动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引擎。实践团走入国网辽源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中心(聚焦绿色能源保障)、辽源鸿图锂电隔膜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嘉利达(辽源)明胶有限公司(探索绿色生产)、北方袜业集团(循环经济实践)等企业一线。通过实地观摩生产流程、与管理层深度交流,围绕绿色运营管理、低碳发展路径、可持续内控建设等议题探赜索隐。此次调研让成员深刻洞悉: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是提升产业链绿色化、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支撑,更激发了以专业所长服务国家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及吉林“生态强省”建设等战略需求的时代使命感,以实干姿态与吉林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访辽源市部分企业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党徽闪耀照基层”实践团以高度政治自觉融入吉林发展大局,用脚步丈量黑土大地。值“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关键期,实践团的辽源之行聚焦生态文化传承与绿色产业创新,深刻体悟吉林“五色”发展中的生态根基与绿色振兴希望。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三下乡”内涵,把青春汗水播撒在吉林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振兴征程,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吉林勇担时代使命。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