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空巢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缓解“空巢”孤寂,共享数字生活便利,7月25日,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社会实践队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开展“银龄学网通世界,暖陪伴心连万家”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员展开调查采访
活动筹备阶段,实践队深入多个老旧社区进行实地调研,精准梳理空巢老人在数字生活中面临的普遍难题,不会连接无线网络、不懂使用通讯软件、不敢进行线上支付、不知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等。针对这些痛点,实践队联合社区工作者、技术从业者,组建了专业的“数字导师团”,并确立了“理论讲解+实操演练+长期答疑”的帮扶模式。活动实施阶段,队员们坚持以“实用为先、循序渐进”原则。基础课程聚焦生活必备技能,涵盖“如何打开手机流量”、“怎样添加微信好友”、“在线缴纳水电费”、“查询核酸检测结果”等与老人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点。每一位成员耐心细致,摒弃专业术语,将复杂操作拆解为简单指令,辅以图文手册和视频教程,确保老人们学得会、记得住。针对老年人普遍关心的网络安全问题,活动专门开设了“防骗小课堂”。通过剖析常见网络诈骗案例,讲解“不轻易点链接、不随便输密码、不盲目转钱财”等防骗要点,帮助老人们建立安全用网意识。志愿者还教授了设置手机权限、举报不良信息的方法,为老人在数字世界的安全保驾护航。本次活动不仅提升了老人们的数字技能,更让他们感受到与时代同行的喜悦和社会的温暖。当老人们学会视频通话联系远方亲人、用地图软件规划出行、用新闻APP了解天下事时,数字工具成为了沟通情感、拓展生活的桥梁,有效扩大了“空巢”老人的生活半径,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
图为实践队员与居民交流
王靖琳表示,数字时代的进步,不该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社会文明的发展,必然包含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关爱。“‘银龄学网’项目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适老化不仅是工具普及,更是人文关怀的实践,看着老人们眼中的光重新点亮,我们更加确信,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是我们青年一代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银龄学网”的意义远不止于技能的提升。当老人们学会用视频通话见到远方的亲人,用地图软件规划出行路线,用新闻APP了解天下大事时,他们感受到的是与世界重新连接的喜悦。数字工具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成为了沟通情感、拓展生活的桥梁,让“空巢”老人的生活半径因科技而扩大,晚年生活因便捷而丰富。(王靖琳)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