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中低收入家庭在住房、教育、养老等“刚性消费”方面的压力现状,探究消费支出结构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7月10日至7月20日,商学院(质量学院)社会实践队于济宁市开展“察刚性消费重负,探民生满意路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刚性消费”压力现状调研活动,以青年视角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伊始,实践队全体成员召开了调研启动会。会上,队员们围绕调研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展开细致研讨,从整体框架设计到具体实施步骤都进行了反复推敲与优化。针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大家逐题进行严谨分析,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精准指向中低收入家庭在刚性消费中的实际情况,同时充分考虑问题的合理性、逻辑性与可操作性。在访谈目标的设定上,队员们明确聚焦家庭在住房、教育、养老等核心消费领域的真实感受、现实困境及潜在需求。此外,为保障调研工作高效推进,团队还对人员进行了明确分组与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责任到人、有序落实。
图为队员们讨论场景
启动会后,队员们迅速投入实地调研工作,采取 “问卷调查 + 深度访谈” 相结合的形式,逐户走访调研。调查问卷内容经过多轮打磨,全面涵盖了家庭收入、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养老支出、其他生活开支等多个方面,力求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家庭的消费结构与支出压力。访谈则更加聚焦“刚性消费”带来的具体影响,队员们以耐心倾听的态度与受访者深入交流,详细记录他们在住房负担、子女教育投入、老人赡养等方面的真实心声、实际困难与政策期盼。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始终保持共情与尊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受访者表达真实想法,积累了大量鲜活的一手素材。
图为队员们实地走访调研
随后,社会实践队对数据进行了初步整理分析,从中发现了部分共性问题。在住房方面,不少家庭的住房支出在收入中占比较高,给家庭的整体开支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教育支出上,许多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占据了相当比例;而在有老人的家庭中,“看病贵”是普遍存在的困扰,让这些家庭承受着沉重的经济负担。队员们结合数据与案例,深入分析了“刚性消费”压力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大家发现,住房支出占比过高的家庭,生活满意度普遍偏低,因为住房方面的大额支出挤压了其他生活开支,让家庭成员在生活中处处受限;教育支出中“被动消费”占比大的家庭,焦虑感更强,家长们既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承受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而养老支出有保障的家庭,生活满意度相对较高,家庭成员能更安心地生活。
此次活动通过真实的数据和鲜活的案例,直观地呈现了中低收入家庭在“刚性消费”中的困境,有助于提高政策的精准性与针对性,让惠民措施更贴合群众实际需求,切实为中低收入家庭排忧解难。同时,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队员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团队协作、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的技能,更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民生温度,为未来参与社会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更加坚定了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决心。(吴昱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